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段(duàn)姓

分类:
姓氏介绍
来源:
2018/04/24 15:51
【摘要】
系承郑武公,始祖为共叔段、段干木、檀石槐。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八十七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段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段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

系承郑武公,始祖为共叔段、段干木、檀石槐。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八十七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段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段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姬姓。据《左传》、《史记·郑氏世家》、《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姬姓诸侯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大儿子时难产,取名叫寤生,所以武姜不喜欢寤生。后来又生了小儿子叔段,因生产时顺利,所以武姜特别喜欢叔段。郑武公病重时,武姜想让叔段继承王位,请求武公废长立幼,武公没有答应。郑武公死后寤生继位是为庄公,武姜要让把制(今河南汜水)作为叔段的封地,庄公没有答应。后来就把京城(今河南荥阳)封给了叔段,称京城太叔。叔段在自己的封地不断扩张势力,并与武姜内外勾结,企图夺取政权。庄公对弟弟的行为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叔段以为哥哥软弱可欺,便同母亲约好日子准备起兵袭击庄公。庄公得到消息后,便使子封率兵车二百乘讨伐叔段,在鄢(今河南鄢陵)把叔段打败。叔段兵败逃到共,共邑故地在今河南辉县,称为共叔段。共叔段的支庶子孙也分散到各地,他们有的就用祖父名字中的段字作为姓,有的以共叔为姓氏,也有的以共为姓。可见段、共二姓中有一部分原本就是一家。是为河南段姓。②源自段干木之后。据《风俗通·姓氏篇》记载,战国初期魏国人段干木本晋国人,他的儿子隐如进入函谷关后把复姓中的干字去掉改为段姓。是为山西段姓。③源自檀石槐之后。据《辞海》记载,辽西一带的段姓,源出鲜卑族檀石槐的后裔。

〔郡望〕段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武威郡、扶风郡等。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堂号〕段氏以武威、京兆、君轼为其堂号。君轼堂:战国时魏段干木,不肯做官。魏文侯亲自登门拜访,他跳墙躲避起来,不愿面见。文侯对他很尊敬,每次从他门前过,一定站起伏在车前横木上,表示对他的尊敬(君轼,就是国君扶着车横木站起来)。并且说:“段干木是贤人,我怎能不轼(伏轼起身)呢?”

〔堂联〕段姓的堂联有:足俞墙避主(段干木);击笏除奸(段秀实)。学博酉阳(段成式);忠留丹笏(段秀实)。平羌锡士(段匕火页);梦凤呈祥(段少连)。旷览江天,包罗海岳。长养花木,位置鼎彝(薛慰农赠段小湖联)。好溪呼于百姓(段成式);开谕胜过三军(段文昌)。远岫林端出;清波城下回(段文昌诗中联句)。水暗余霞外;山明落照中(段文昌诗中联句)。独存一夫,坚守学道(段干木)。尚有二人,拥为君王(段随、段业)。句饶方外趣;游惬社中朋(段成式)。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段氏14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段氏75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102例。段姓的历史名人战国时韩国有段规;汉代有段会宗,为西域都护;唐代有文学家段成式,著名画家段去惑,又有宰相段文昌;宋代有龙图阁大学士段少连,清代有著名学者段玉裁。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段姓187715人,临汾市34968人,洪洞县7539人。

〔供橱〕段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三号供橱。〔家谱〕段姓的家谱有:《全国段氏宗谱□□卷》(浙江省图书馆);《全国段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湖北监利县档案馆);《山西洪洞晋洪洞冯张村段氏家谱一卷》(山西洪洞县档案馆);《江苏丰县段氏族谱四卷》(江苏丰县赵庄乡段堤口村);《浙江常山段氏宗谱不分卷》(江苏常山县芙蓉乡西岭足村岭黾洞(共二部));《福建建阳兴田段氏族谱二十一卷》(浙江省图书馆(存三册)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西岭冈村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占家山村);《江西萍乡萍西段氏族谱□□卷》(江西省图书馆(存卷6、10));《湖北新洲段氏宗谱四卷首五卷》(湖北新洲县三店镇沙畈村);《湖南宁益段氏五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四川江北段氏宗谱十九卷》(四川重庆市图(缺三卷))。

〔字辈〕1919年段静朗修《段氏宗谱》,安徽芜湖段姓一支字辈谱为:“承宗祖绪,光宜庆昌。”

〔迁徙〕段姓的最初发祥地应当有三处:一是出自于共叔段的一支,发源于今河南北部的辉县一带;二是出自段干木的一支,段干木所居的段干邑,现已不得确知,不过,当时魏国的位置,主要是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及河南省北部一带,故此,这一支段氏最初的发源地,也不离这一带地方。三是出自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因分布在今辽宁西部,故此地应当是这一支段氏的最初发源地。段姓具体播衍情形今已难详知,但大致上来说,段姓在我国姓氏发展史上,应当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它发源于北方,并大举繁衍于北方,尤其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两省地繁衍最为旺盛,后也成为了我国段姓繁衍发展的主要来源,故段姓家族史上所形成的三大郡望均分布于这一地区。据《元和姓纂》记载,西汉文帝时有段印,任北地都督;其玄孙段贞,任武威太守,子孙始居武威。传至9世孙段匕火页,东汉桓帝时为中郎将。段匕火页7世孙段信,其孙段荣,北魏时任定、秦二州刺史。段荣之子段诏,北齐时任太宰左丞相,封平原忠武王。段诏之长孙段嗣元,任地官侍郎、郑州刺史。三子段嗣基,任东光令,有子段崇简,任右卫将军、郑州刺史。段诏5世孙段楹,任大理司直,隋、朔二州刺史。段纷的5世孙段偃师,为唐太子家令,徙居河南,其子段志玄,任唐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之玄孙段文昌,唐穆宗时任宰相。段文昌之子段成式,为宣州长史;孙段怀本,历任洛州太守、礼部郎中、苏州刺史,同居荥阳中牟。显然,汉至隋唐这段时期,段姓是以我国北方为其主要繁衍地区,就是在隋唐以后,从段姓的分布地区看,段姓仍然是以北方迁居为主。洪洞大槐树移民民权段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三年奉令由山西洪洞老鹳窝卢家村,昆弟叔侄,远近十几人,迁移冀、鲁、豫三省交疆之地;莒县段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居莒县其石山乡咸服村;聊城段氏一支始祖于明天启年间自山西洪洞县北关村迁聊城县小段庄村;民权段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民权曹县段庄(民权),迄今其后裔已发展约五千人;民权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民权县段庄村;濮阳段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新成寨,后改为户部寨;濮阳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八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梨园乡段寨村;濮阳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子岸乡段河沟;洛宁段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洛宁县谷圭村;黄骅段氏一支始祖同李、杨三姓,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羊二庄镇西段庄、东段庄村;北京段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门头沟潭柘寺;兴和段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河南,后随荒民逃难到兴和县段家村;济源段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济源市;偃师段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七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省偃师县段湾村,迄今已传二十四世;阳谷段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七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阳谷镇段庄村;阳谷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郭店屯乡段庄村;阳谷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西湖乡段桥村;内黄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二十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内黄县东庄镇西台头村;曹县段氏一支始祖讳世隆于明洪武三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曹县城西十二里王吕集前,即现在的前后段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