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白(bái)姓

分类:
姓氏介绍
来源:
2018/07/25 15:47
【摘要】
系承鬻熊,始祖为白公胜、白乙丙。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七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白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白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姓源〕其姓源主要有四:①源自芈姓。据《尚友录

系承鬻熊,始祖为白公胜、白乙丙。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七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白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白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四:①源自芈姓。据《尚友录》、《元和姓纂》记载,相传上古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女贵为妻,生有六个儿子,第六个儿子名叫季连、赐芈姓。季连的后裔鬻熊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追封前代功臣的后裔,鬻熊的曾孙被周成王封在荆山,建立荆国,定都丹阳。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为楚。传至楚平王时,太子建因遭费无极的诬告,出奔郑国。太子建后因作晋国袭击郑国的内应事泄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奔到吴国,投奔了在吴国执政的伍子胥。熊胜到吴国后颇有贤名,楚惠王即位后慕名把熊胜召回楚国,任朝大夫,封在白邑,称白公胜。白邑故地在河南息县。白公胜想为父报仇,几次要求楚令尹子西发兵攻郑,子西答应了他的要求却没有发兵。可是不久晋国伐郑,子西却出兵救郑,白公胜看到子西言而无信,就发动政变,杀死了子西,囚禁了楚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人心,可最终被镇守在北部边境上的叶公高回师楚都打败了。公子胜兵败后逃到山里自杀。其子孙以封邑为氏,称白氏,是为太原白姓,河南白姓。史称白姓正宗。②源自姬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记载,周太公的第五代孙虞仲被分封在虞国做君主。春秋时期虞国被晋国灭掉。虞国公族井伯奚作为伯姬的陪嫁嫁到秦国,接受了秦王赐给的采邑百里,于是就用百里奚作为自己的号。百里奚生了孟明视,孟明视又生了西乞术和白乙丙,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白乙丙的后裔就以先人名字中的白作为姓。是为陕西白姓。③源自白阜之后。据《元命苞》、《姓氏寻源》记载,上古时期,我国北部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大臣白阜,精通水利,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他的子孙后裔以白为姓。④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台北县氏族略》记载,唐朝有白元光,本为突厥人,后封为南阳郡王,其后裔为白姓;另据《万姓统谱》记载,五代叱谷浑酋长有白承福。

〔郡望〕白姓郡望主要有太原郡、南阳郡等。南阳郡:战国时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设置。相当于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地区。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堂号〕白氏以南阳、治生等为其堂号。治生堂:战国时白圭乐观时变。他曾经说:“人弃我取(别人放弃的我取过来),人取我予(别人要的我给他),吾治生犹伊、吕之治国(我治理生计像伊、姜子牙治理国家一样),孙吴之用兵(又像孙摈、吴起用兵)。”所有天下论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师。

〔堂联〕白姓的堂联有:青衫司马(白居易);紫清真人(白玉蟾)。结社香山(白居易);栖真笔洞(白玉蟾)。珍珠赠嫁(白厚);紫石刊书(白金銮)。精治生术(白圭);封武安君(白起)。素口蛮腰,常为侍史(白居易);黄金白璧,难聘贞姬(白公胜)。执法不避权贵(白一清);出奇善用兵机(白起)。立身有则惟勤勉;处世无能但率真(白启寰自题联)。但是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江西白公祠联)。两州刺史千秋业;万首歌行八斗才(白居易墓联)。六根清静林泉好;七情无牵果木新(白居萍家厅堂联)。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白氏27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白氏71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97例。白姓的历史名人秦国名将白起;楚国有白公胜;唐代诗人白居易,宰相白敏中,书法家白云上。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白姓262453人,临汾市16820人,洪洞县536人。

〔供橱〕白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四号供橱。

〔家谱〕白姓的家谱主要有:《北京昌平五瑞堂白氏族谱六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山西平定白氏家乘六卷》(人民大学);《山西平定白氏家乘续编二卷》(人民大学);《江苏武进晋陵白氏宗谱二十二卷外篇六卷末一卷》(南开大学江苏常州市图书馆);《安徽白氏族谱》(安徽安庆市图书馆(存卷4—8、12、13));《山东即墨白梅安梁四氏合谱六卷》(山东即墨县博物馆);《四川成都白氏乐阳祠族谱八卷首一卷》(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京大学);《白氏宗谱六卷》(江苏南通市图书馆)。

〔字辈〕1919年白方坚撰《白氏家谱》,河北沧州白姓一支字辈谱为:“玉寿克显,云亭松平,品宏茂令。”

〔迁徙〕我国的白姓家族主要源自两三千年以前的楚国公族。白公胜因封在白邑,其后子孙因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称为白氏,故今河南息县包信一带应为白姓最早的发源地。关于这一支白氏的迁徙过程,见于史籍的记载是较为清楚的,大致上在战国时期,白姓人便迁入陕西等地。如白公胜死后,其子首先迁入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秦时,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因思武安君白起之功,封其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世为太原人,至魏晋之时,逐渐形成“太原”一大郡望。之后,或再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入湖北襄阳;或迁入河南洛阳等。后遂成为当地望族。五代,白姓迁徙至古时南阳,遂形成当地望族。此地白姓繁衍最旺,人数也最多,故白姓又有以“南阳”为郡望的堂号。其中,唐代以后,又有外族血液的注入,使得白姓家族更加庞大。总之,宋元以前白姓已蕃衍于我国的广大北方地区,主要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甘肃、河北等地。白姓南迁比一般氏族人要晚,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元代以后,白姓已分布于江南各地。白姓历代还是以北方为其主要的繁衍基地。可以说白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洪洞大槐树移民莒县白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县打水巷迁居莒县小店乡;新河白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白神首村、安庄村;新河白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苏田村;莘县白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化庄村;濮阳白氏一支始祖于明正德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濮阳县郎中乡鲁白邱村;濮阳白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庆祖镇后贯道村;密县白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密县任庄白寨村;黄骅白氏一支始祖讳义虎、相虎兄弟二人,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旧城镇东白庄村;黄骅白氏另一支始祖同孙二姓,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滕庄子乡西白庄村;蓟县白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蓟县穿芳峪村;兴和白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由山东迁北平后迁入兴和县白家营村;商都白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商都县大黑沙土村;凉城白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凉城县刘家窑村;荥阳白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郭里村迁居荥阳市;禹城白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白家楼迁居禹城县马官屯村;阳谷白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安乐镇定水村;阳谷白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石佛镇白庄村;阳谷白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闫楼镇白庄村;阳谷白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七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郭店屯乡东白庄村、西白庄村;阳谷白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七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范海镇白庄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