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景区动态

林(lín)姓

分类:
姓氏介绍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1/30
【摘要】
系承商汤、周武王,始祖为毕干、林开。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十六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林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林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子姓。

系承商汤、周武王,始祖为毕干、林开。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十六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林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林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子姓。据《元和姓纂》、《晋安世谱校正序》记载,相传帝·号高辛氏,居西亳,有四妻,四子。简狄生契,在尧舜时为司徒,因教化百姓有功,被封于商丘,赐子姓。至契的第十四世孙子姓,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末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管护百姓,施行仁政,致使邻近的一些小国纷纷归附,势力迅速扩大。夏末帝桀为君,残暴无道,他便有了代夏的雄心,首先他灭掉了商附近的一些小国,然后经过十二次的征伐,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主要同盟,国豕、顾、昆吾,再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由于他能移“安民立政,除暴去虐”,死后被谥为成汤。成汤传至纣王,荒淫无道,杀害忠良,他的叔父比干直言进谏,被商纣王杀害。其夫人陈氏身有孕,与婢女四人逃奔于牧野,逃于长林石室中生一子名坚,长林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因坚为陈氏逃难到长林中所生,周武王克纣后赐坚于长林中的林作为姓。是为河南林姓。②源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东周时周平王有庶子名开,字林,开的后代用祖先名中的林字作为姓。因周平王建都洛邑(今洛阳)、故此支林姓起源于河南。是为河南林姓。③源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鲜卑族的复姓丘林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姓单姓林。〔郡望〕林姓郡望主要有南安郡、西河郡、济南郡、下邳郡、晋安郡等。西河郡:战国时魏国初置。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又设西汉郡。相当于今山西、陕西二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

〔堂号〕林氏堂号为西河、孝感等。孝感堂:宋代林守威,父亲死后他对继母特别孝顺。后来继母死了停丧没葬,邻家失了火,眼看烧到守威家。守威爬到屋上哭着呼天,忽然风回了头,火也灭了。世人都说“孝感动天”。

〔堂联〕林姓的堂联有:九龙衍派(林披);双鹤入云(林大年)。九龙衍派(林披);双桂遗风(林藻)。梅鹤风标(林逋);露鸟孝瑞(林藻)。金门羽客(林灵素);和靖高风(林逋)。励志禁烟,御夷留恨(林则徐);血书求救,为夫解围(林氏)。草堂百篇集清气(林时跃);虎门一炮振国威(林则徐)。梅妻鹤子和靖士(林逋);竹笔译文冷红生(林纾)。祠旁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塔;树成香雪海,西湖重见古时春(林和靖祠联语)。求通民情;愿闻已过(林则徐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自勉联)。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林嵩抒志联)。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当与古人争(林则徐题赠联)。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林则徐题赠联)。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林则徐自题联)。幼敏绝伦,京都景仰(林文秩);才高压重,状元世家(林大钦、林宣德)。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林氏65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林氏279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366例。林姓的历史名人西周有林开、林英父子;春秋时鲁国有林放;唐代有林士弘,鄱阳人,为大将军;孔子有弟子林放;宋代有诗人林逋,钱塘人,又有诗人,画家林椿;明代有诗人林鸿,画家林良;清代有钦差大臣林则徐,侯官人,为两广总督,又有经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林模。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林姓27586人,临汾市2498人,洪洞县891人。

〔供橱〕林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一号供橱。

〔家谱〕林姓的家谱有:《全国林光远堂族谱不分卷》(广东中山图书馆(二部)广西博物馆);《河北青县林氏族谱四册》(河北青县陈嘴乡大院村);《辽宁旅顺林氏谱书不分卷》(辽宁大连市图书馆);《江苏常州迁常林氏家谱二卷》(江苏常州市图书馆);《浙江萧山东门林氏宗谱四卷》(中国历史博物馆);《浙江衢县东坑仓林氏宗谱三卷》(浙江衢州市文管会(二部));《浙江常山林氏宗谱不分卷》(浙江常山县青石乡高铺村);《福建林氏开闽分支总谱不分卷》(台湾)。

〔字辈〕清宣统二年林承祖纂《林氏家谱》,山东德州林姓一支字辈谱为:“若宗孟荣,厚泽祖恩。”

〔迁徙〕林坚的赐姓地在今河南省境,故林姓最早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境。据《晋安世谱校正序》等有关史料记载,自林坚食邑博陵后,子孙世袭其爵,多为大夫。春秋时,林氏由于官职调迁或避乱隐居,散居周、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有宰相林皋,始居九门,生有9子,分别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韶,父子皆贤,时称“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因赵王嫉才欲害,林皋父子携带族人,迁徙于西河避难。故林氏有以“西河”为堂号。一说因林姓发祥地在河南淇河以西,故称“西河林”。秦灭赵后,这一支林姓又迁徙到齐、邹二郡。西汉初,林皋4世孙林挚,被封为千户侯,食邑千户;汉景帝时分邹郡之地置济南郡,遂为济南林氏;汉宣帝时,林挚的曾孙林尊,为博士,历官少府、太子太傅,从此成为济南名门巨族。至汉光武中兴,林尊的6世孙林邈为徐州刺史,封清泉侯。至晋代南迁发展繁衍,有林坚81世孙林颖,生有二子:懋、禄。其长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又分出下邳林氏;次子林禄,任晋安太守,后被晋明帝封为晋安郡王,居住在侯官县都西里,死后葬于惠安县涂岭九龙岗,成为海内外林姓拜谒的圣地,为林姓在福建之开基始祖。林禄子孙颇多,再南迁莆田,7世孙林英后裔,又从莆田分迁至洪州,传12世孙林万龙,于唐朝官拜饶州刺史,生有3子:韬、披、昌,林昌迁居漳浦。后世子孙,有居闽县,有迁移至长乐、长溪、仙游等地。福建林氏后裔,以莆田为盛。其子孙繁衍,成为林氏又一支著名的望族。其后子孙遍及福建、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台湾等地。同时,早在汉代时就有林坚的51世孙已迁居四川。此外,又有平王之子因字林,其子孙也有以字为氏,称林氏的,这一支林姓可能最早就繁衍于河南及山西省境的黄河一带。后与前一支林姓,在秦、汉之际就已经陕西迁入甘肃陇西一带,并逐渐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总之,秦、汉之际,林氏家族的子孙主要散居于北方的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其中以山东省境的林氏繁衍得最为旧盛。至晋室南渡之时,中原士族也因“永嘉之乱”大举南迁,林氏也不例外,除主要繁衍于江苏的下邳一带外,后再南迁至福建,与胡、黄、陈、郑、丘、何、曾等7姓合为入闽八族。至唐、宋之际,林姓在南方又有了新的发展。此时林姓族人已经遍及我国南方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四川等地。明、清以后,便广播于全国各地。由上看来,历史上,林姓也曾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洪洞大槐树移民修武林氏一支始祖于明初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蟠龙河村,迄今已传12世,10余户,100余口人;濮阳林氏另一支始祖于清雍正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文留镇林庄村;濮阳林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海通乡林案村;莒县林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莒县棋山乡大木茂村;莘县林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单庙乡林庄村;蓟县林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旁迁居蓟县侯家营村;平谷林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北京市平谷县马驹桥村;怀柔林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三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怀柔县半城子村;新河林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安庄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