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
>
春节祭祖的由来

春节祭祖的由来

分类:
祭祖文化
来源:
2020/12/22 17:19
【摘要】

穿新衣、戴新帽,爆竹声声响、饺子热腾腾……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除了阖家欢聚,不少家庭还有一件颇为严肃的活动——祭祖。幅员辽阔的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重要精神内核。数千年时光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将岁首祭祀当成一件大事,对先祖的敬仰、对自然的崇敬,都通过一系列仪式转化为文明的传承。中华文化当中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孝字,春节无论如何忙碌,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都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家人见面,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到如今,大部分也都增添了新的内容,各个地域所形成与发展的形式也各异,但其中所包含的伦理与意义依旧根植在习俗当中,深深影响着国人。

春节为什么要祭祖?就是要告诫今人:我们的一切来自祖上、来自逝去先人曾经的哺育、教养与恩惠,特别是要告诫年轻一代:感恩是为人的本分,报答是做人的责任。正是在祭祖这一时刻,人们面对先人做出内心宣示与共同勉励:感激所有施恩于己之人,怀念所有对家庭与社会做过贡献之人,立志做一个不负先人厚望、奋发有为、德行高尚之人。由此可见,春节祭祖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式,更不是迷信活动,而是今人对先人表达感情、心愿与意志,激励后人慎终追远、继往前行,凝聚家人亲情关系,传承优秀伦理道德,提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举措。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春节祭祖的宝贵传统,就连我们的邻国韩国也将这一传统保留与继承了下来。1.有的地方习俗,三十这天,全体男性族人到村外,面向始祖坟墓的方向燃香焚纸,行跪拜礼,请列祖回家接受供奉。2.族人把缠着烧纸的芝麻杆沿路插在墙缝里,先祖的灵魂顺着芝麻杆回到祭坛。3.把列祖的灵魂请到祭坛后,族人集体行磕头礼。4.列祖享受后世子孙的供奉。列祖看到今天的情形会有什么感谢吗?5.大年三十晚上,族人和列祖共度年末岁初之夜。有的人以为,先人在世时已经尽孝心了,再做祭祖没有必要;还有的年轻人以为,祭祖是迷信活动,等等。此番说法曲解了祭祖的本来含义,需要加以纠正。古训曰:祖宗虽远,祭祖不可不诚也。这里所说的“诚”,包括尊敬、怀念、感恩、继承、报答等多重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在一年开元之际祭祖的传统,其本意就是以祭祀的形式,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怀念、感恩、继承、报答之意,在韩国,即使在大城市居民家里,几乎每一家也都保留着春节祭祖的习俗:除夕之夜,家中设好祭桌,上面摆放逝去父母及祖父母等人的牌位、各种节日菜肴并点燃蜡烛。初一早上,全家人集中到最年长者家中,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由最年长者带领读诵祭文,再共同向牌位叩拜。此后,家人再互相拜年问候。向陪访的韩方厅长、局长、科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打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家家都做同样的事情,气氛同样严肃、隆重、恭敬、真诚。想到韩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5万美元,正在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可能与其国民共守道德规范、团结奋进不无关联。 香港《南华早报》前不久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谈到在青岛街头见到行人随便扔垃圾等现象后评价说:“中国大陆迅速经济增长和雄厚的财力令世界目炫。许多西方人赞扬中国将世界从一场几乎已成定局的经济衰退中拉了出来。但是,从有损公众利益和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乃至完全不尊重他人的权利来看,很多中国人表面似乎颇为富有,但内心实在缺乏良好素养。”在文章最后,作者发表感想认为,“中国人做到经济年增长8%还不够,只有他们内在‘富有’了,才会真正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祭祖仪式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二十四,乡俗谓过小年,意味着从此开始正式过年,家家洒扫庭院,称作“打阳尘”,晚上必须放上一挂鞭炮,并炒些花生瓜子之类,放在厨房里,一是送走灶王爷,有些吃食供奉,好堵住他老人家嘴巴,以便他上天言好事,再便是迎接祖先回家过年。二十四晚上,家长都会把小孩召到一起,叮嘱言语小心,多谈吉利话,少唱不好歌。有的人家更在客厅神案上贴“天地阴阳,百无禁忌”红纸条,意指即便小孩说话有所放肆,祖宗也不计较了。 年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饭,自然不可忘掉祖宗,放鞭之前,家中男主人须得先在神案前烧些香纸,将荤菜装上一碗,并倒上一杯酒,放在神案之上献给祖先,意思是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祖先福荫。 吃过年饭,才到祭祖最隆重仪式,家乡称作“标山”,即一家大小都到祖先安葬之处行祭,祭品是事先必须准备好的,有鞭炮、香烛、烧纸,送到墓地焚烧,算作是给祖先的过年费。头免不了要多叩,鞭炮尽管放,然后围绕墓地走上一圈,祭祀者有甚祈求、心愿也趁机说出来。祭祖到正月十五方告一段落,“年过月尽,打算活命”,十五好好放一下鞭炮,送走祖先。

关于此项习俗,追根溯源起来,最早还要追溯到久远的虞舜时期,当时舜即位之后,带领着底下的人一起祭拜天地,这也体现了当时的人对于神明的敬畏。等到商朝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祭祀开始出现,本来祭祀上天神明和各种鬼神的活动也变得以祭祀人鬼为主。在当时商朝的人看来,人死了之后灵魂依旧不灭,这也就是人鬼。当家中的先人离世之后,也会幻化成人鬼状态,看见后代祖孙的生活,是以要祭祀祖先,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能够庇护子孙,降下福气,消除灾难。产生于商朝的祭祀观念也一直影响着后人,一直到秦汉时期,祭祀祖先已经成为了具有普遍性不可缺少的礼俗活动,加上当时朝廷的推崇,祭祖习俗愈加盛行起来。

在古代的时候,祭拜的地点一般在山间或者是宗祠家庙当中,时人在祭祀的时候形式非常隆重,气氛十分庄严,不仅对祭祀的供品有着要求,祭拜的人也需要按照严格的长幼顺序依次进行,不可逾越,这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当中的长幼与伦理观念。发展到了后来,大多数都选择将祖先的神牌规矩地摆放在正厅堂,等到了除夕吃年夜饭之前,先摆放祭拜的香火和酒席,在民间看来,这是在接老祖宗一起回来过年。

到了现在,这种祭拜习俗依旧存在于不少地域,人们在祭拜祖先的同时,也要按照长幼跪下磕头、烧纸钱和念叨一些祝福的话,希望祖先吃好喝好后,能够在来年继续荫庇家宅、希望来年顺遂无比、孩子学业有成等。现在的祭祖气氛依旧十分静穆,这也体现了此项习俗当中所包含的崇尚祖先观念和鬼神色彩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