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景区动态

许(xǔ)姓

分类:
姓氏介绍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3/23
【摘要】
系承太岳、伯夷,始祖为许文叔。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三十五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许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许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世本》。〔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姜姓。据《新唐书·宰

系承太岳、伯夷,始祖为许文叔。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三十五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许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许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世本》。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姜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相传少典娶有虫乔氏生神农氏炎帝,因居住于姜水流域,为姜姓。姜姓是公元前二千多年羌族的姓,神农氏的后裔作为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分子,除姜姓外,还有齐、甫、申、吕、纪、许、向、芮、等八个姓氏,也有改为他姓的。姜姓羌族后来发展出来四支胞族称为四岳。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之一的太岳伯夷之后裔。传至西周时周武王把伯夷的嫡系后裔分封到许地,其始祖为文叔,为太岳之嗣,也称许文叔。许邑故地在今河南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前567年许灵公被南迁叶地,为楚国的附庸,前534年许悼公又被迁城父,前538年,又迁荆山,前529年复迁叶地,前506年再迁容城。战国初期到许元公时,许国被楚国灭掉,许国人迁徙到容城,其子孙分散于中原及江南各地,就以原来的国名许作为姓,是为河南许姓,史称许姓正宗。②源自许由之后。据《史记》记载,相传许由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曾有意把帝位禅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后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颖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死后被葬于箕山,后人又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以前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许由的后裔为许姓。

〔郡望〕许姓的郡望主要有汝南郡、高阳郡、河南郡、太原郡、会稽郡等。高阳郡:本为战国时高阳邑。北魏置青州高阳郡。在今河北省高阳一带。

〔堂号〕许氏的堂号有高阳、汝南、得仁、洗耳、训诂等。洗耳堂:唐尧时有一高士名许由,尧王要把天下让给他,他不但不受,还跑到沛泽隐起来。他认为尧王让给他天下的话玷污了他的耳朵,跑到河边去洗耳。

〔堂联〕许姓的堂联有:万卷毕览(许善心);五经无双(许慎)。孝宣求剑(许后);飞琼鼓簧(许飞琼)。评推月旦(许劭);绪衍箕山(许由)。鲁斋道学(许衡);旌邑仙传(许逊)。彻钟泰岱;绪衍箕山(许由)。掬泉洗耳辞尧禅(许由);解字成书费段笺(许慎)。化日光天新气象;清风日月旧襟怀(许询)。说文解字古经典;山雨满楼唐律诗(许浑)。兄弟六登科甲(许进);父子四为尚书(许进及子诰、论、赞等四人)。知人其难九德贵;闻过则喜百世师(许信臣撰书联)。训诂传经千古业;说文解字万世师(许慎祠联)。摸索贤才,自明幽暗可识(许敬宗);品题人物,咸推月旦公评(许劭)。山水盟心,风月辄思其韵(许询);花茵列坐,宾朋咸聚其芳(许慎)。但有余闲惟学帖;即逢佳客莫谈天(许庚自题联)。出岫且从龙;萦空宁触石(许康佐诗联)。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许氏34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许氏318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366例。许姓的历史名人战国时楚国有许行;汉代开国功臣、封柏至侯许盅,经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说文解字》作者、官拜太尉许慎,水利家许杨;三国名将许褚;唐代宰相许敬宗,又有许浑,丹阳人,为诗人;元代名医许国桢;清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许尚远,又有许之渐,武进人,顺治年间为御史。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许姓143496人,临汾市32379人,洪洞县8908人。

〔供橱〕许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二号供橱。〔家谱〕许姓的家谱有:《江苏南京许氏宗谱总谱二卷分谱三卷副本一卷》(华东师大);《浙江杭州武林城东许氏宗谱十卷》(历史所);《安徽合肥许氏家谱不分卷》(安徽图);《河南灵宝许氏家谱》(中央民院);《湖北新洲许氏家谱二十二卷》(湖北新洲县前进乡李村);《湖南长沙湘西许氏四修族谱十八卷》(湖南图(存卷1—14));《四川射洪许氏族谱四卷》(河北大学);《许氏族谱》(北京师大);《许氏宗谱六卷》(北图);《金沙许氏宗谱十卷》(北图);《许氏宗族五卷》(北图)。

〔字辈〕清咸丰十年许步云等纂修《许氏家谱》,浙江萧山许氏字辈谱为:大房“元夏殷周,宏裕诚敬,西山毓秀,北斡源长。”四房“龙凤麟彪,聪明智慧,簪缨继美,耕读贻谋。”七房“龙风麟彪,增嘉茂盛,显谟承烈,肃纪振纲。”十一房“龙风麟彪,平康豫泰,博学笃志,审问慎思。”又十一房续修字辈谱为“龙凤麟彪,平康正直,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又1920年许引之主修、许之王景等编纂《许氏家谱》,河北高阳许姓一支字辈谱为:“立崇文新金学,乃身宝儒以道得。”又1935年许秀棠编《许氏支谱》,江苏如皋许姓一支字辈谱为:“永林鼎瑞,昌秀敏宗,贻俊泽辉。”山东淄川贾村许氏一支字辈谱自第七世起为:“德振承业,继修隆光,敬守先训,大道克昌”。

〔迁徙〕许姓最初的发祥地在今河南省的许昌市,春秋战国时,许姓因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带迁都,以此,我们也可看出许姓最初繁衍迁徙的足迹。许为楚所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据有关资料看,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今河南宝丰等地。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大部分的地区,也以此两地繁衍得最为旺盛,后许姓所形成的高阳、汝南两大郡望,均出自此两省境内。其中繁衍于汝南的许姓最为称盛,许姓便有以“汝南”为其堂号。其后,许氏历史上所形成的许多郡望,也多为汝南许氏的分支。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故唐代以后的许姓名人也多出于此地。据台北《许氏家谱》记载,至商有许纲,迁徙汝南平舆,是为河南始祖?河南许州之许氵荧,生子11人,分居闽地,许氏自此便皆兴盛于闽地,后许纲之第19世孙许陶、许矢正父子,曾征泉州、潮州等地。再经11世至许天柱,生4子,迁入福建安溪、南安。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诏安,后入晋江石龟,其后子孙散处于漳州、泉州、福兴、永德、邵武、长汀各地。并分布至广州、潮州、江苏、浙江、京师及海外各地。许氏迁入粤地则是在宋末元初间。洪洞大槐树移民新安许氏一支始祖讳启伦,洪武初由洪洞迁居新安县城内;修武许氏一支始祖于明初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南文案村,迄今已传13世,34余户,262余口人;濮阳许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梨园村;濮阳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鲁河乡许屯村;濮阳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王称土固乡小屯村;濮阳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海通乡许朋村、许锁城村;濮阳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许湾村;莘县许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杨二庄村;莘县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燕店乡许家行村;蓟县许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蓟县下窝头村;大兴许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元年自山西洪洞广济寺迁居北京市大兴县大皮营村;大城许氏一支始祖讳洪,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大城县广安乡大流河村;睢宁许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江苏省睢宁县;阳谷许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寿张镇李成各村;阳谷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张秋镇许楼村;阳谷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闫楼镇许寨村;阳谷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翟庄乡许庄村、仓子村;阳谷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高庙王乡许楼村;阳谷许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石门宋乡许庄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