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梁(liáng)姓

分类:
姓氏介绍
来源:
2018/11/29 17:15
【摘要】
系承伯益,始祖为梁康伯、姬唐。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二十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梁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梁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五:①源自姬姓。据《

系承伯益,始祖为梁康伯、姬唐。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二十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梁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梁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五:①源自姬姓。据《路史》记载,东周时,周平王的儿子唐被封在南梁、治汝,汝地故址即今河南汝南市西南,南梁后被楚国所灭,其后裔以国名梁为姓。是为河南梁姓。②源自嬴姓。据《元和姓纂》记载,相传颛顼帝有孙女叫女修,因捡到燕子蛋吃下后生下大业,大业娶少典氏之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王赐他为赢姓,伯益为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至周代传至十六世孙非子,为周孝王在桃林养育良种马,马群繁殖很快,周孝王就封他食邑于秦谷,为附庸国,让他恢复赢姓,称秦赢。其曾孙秦仲为周宣王大夫,因为征讨西戎时不幸被杀。秦仲的五个儿子征得周宣王的同意,率兵七千,再战西戎,终于打败了西戎,收复了被侵占的疆土。宣王大喜,便给秦仲的五个儿子一一加官封地,其大儿子秦庄公被封为西垂大夫,至周平王时又将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县南)分封给他的第二个儿子康,立国为君,称为梁康伯。春秋时,秦穆公于公元前641年,灭掉了梁国,康的后裔就用封国名梁作为姓,是为陕西梁姓,史称梁姓正宗。③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鲜卑族的三字姓拔梁兰氏,迁居中原后改为单姓梁。是为河南梁姓。④源自以地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晋国有解梁城、高梁、曲梁之地,其地之人则有以邑命为姓者。是为山西梁姓。⑤源自以国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后,魏惠王迁都大梁,此后,魏国也称为梁国,其后裔有为梁姓者。是为河南开封梁姓。

〔郡望〕梁姓的郡望主要有安定郡、扶风郡、天水郡、河南郡等。安定郡: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的一部分。

〔堂号〕梁氏以安定、仪国、保善为其堂号。仪国堂、保善堂:宋时右承相梁克家,风度修整,原则性强,虽近亲、权幸(权是大官,幸是宠臣),也按原则办事,好人赖以保全。封仪国公。

〔堂联〕梁姓的堂联有:三清居士(梁诗正);七序名言(梁竦)。眉齐鸿案(梁鸿);老踞龙头(梁颢)。沂渭流源;夏阳绩绪(梁氏)。石门教授(梁寅);吴市高风(梁鸿)。满江还响红玉鼓(梁红玉);新派常吟卓如诗(梁启超)。少白宏篇红线女(梁辰鱼);卓如杰作墨经书(梁启超)。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钜撰苏州沧浪亭联)。闲为水竹云山主;近得风花雪月权(梁同书题联)。政惟求平便民;事皆可与人言(梁章钜自题联)。凤质龙文,光华相映;景风淑气,仁寿风登(张岳松赠梁章钜联)。守古老家风,惟孝惟友;教后来恒业,曰读曰耕(梁山舟撰书联)。南中喜得秦淮海;天下愿识韩荆州(梁艹臣邻联)。建阙修宫,周翰献五凤楼赋(梁周翰);为官作宰,清慎勤三字符方(梁孟敏)。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梁氏38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梁氏216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271例。梁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晋国有梁益耳、梁弘;东汉有隐士梁鸿,大将军梁冀,书法家梁鹄;唐代有画家、天文学家梁令瓒;宋代有太尉梁师成,著名抗金女将军梁红玉;明代有戏曲家梁辰鱼,文学家梁佩兰;清代有诗人、书法家梁同书。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梁姓301649人,临汾市40083人,洪洞县6227人。

〔供橱〕梁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五号供橱。

〔家谱〕梁姓的家谱有:《全国梁氏世谱三十二篇》(北京图书馆(二部));《河北正定梁氏族谱》(中央民族大学);《江苏赣榆梁氏族谱不分卷》(江苏赣榆县档案馆);《浙江鄞县甬上梁氏谱稿十卷》(天一阁);《河南登封梁氏家谱不分卷》(河南省图书馆);《湖北新洲梁氏宗谱八卷》(湖北新洲县新集乡李土弯村);《湖南梁李族谱四卷首一卷》(河北大学);《广东南海泮塘梁衣德堂族谱不分卷》(中山图书馆);《广西容县水里梁德宏公族谱不分卷》(广东容县松山乡松山村);《四川江津梁氏族谱四卷附录二卷》(四川重庆市图书馆);《陕西三原梁氏旧谱一卷》(辽宁省图书馆);《梁氏族谱一卷》(北京图书馆);《圣堂梁氏族谱四卷》(广东恩平县档案馆);《梁氏族谱一卷续四卷》(北京图书馆)。

〔字辈〕清宣统二年梁道生修《梁氏族谱》,陕西兴平梁姓一支字辈谱为:“世贵端本,元孝承嗣,道安靖贤。”淄川张庄村梁姓一支字辈谱为:“兴福永庆,本立道生,惟义克敦,儒志可宗,长发其祥,百世德成”。

〔迁徙〕梁姓的发祥支派也是比较多的。虽说第二种说法为梁姓起源的正宗,但后来又有许多新血液的加入,使得梁姓人士今日要真正寻找其家族的来源,恐怕就困难多了。我们所能得知的,大致上梁姓在晋代以前集中繁衍于北方各地,且以西北为主要的分布地区。据广东《中坜镇梁氏族谱》等有关资料记载,秦汉之际梁姓散居于河东,汉景帝时,有梁林为太原太守。西汉末年,梁氏自河东迁居北地。汉平帝时,梁姓后裔已分为二派:一居安定;一居扶风,此两派望出一源。其中安定一带的梁姓最为旺盛,分别成为当地一大望族。至于天水一带的梁氏,则由少数民族改姓后形成的一大郡望。巴蜀一带的梁姓,则多为今甘肃、陕西两省的梁姓迁徙而去的;而今安徽、江西、湖北等地的梁姓则大都是由河南等省境繁衍而去的。梁姓南迁正是汉代以后的西晋“永嘉之乱”之时,有梁芳以族随晋渡江,便大举繁衍于钱塘、合浦之间,其后梁遐开基福建福州,是为闽、粤始祖。隋唐时期,梁姓在南方又有了新的发展。宋末因金兵入中原,直到蒙古军南下,梁姓又有南迁之大举。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南迁,至元明梁姓在广东、福建、浙江已发展成大族,并遍及全国各地。洪洞大槐树移民民权梁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民权县王桥乡梁庄村,迄今其后裔已发展约数百人;修武梁氏一支始祖讳炯,于明初年间至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小韩村,迄今已传19世,35余户,175余口人;鄢陵梁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鄢陵县;濮阳梁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李大郭村;濮阳梁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王称土固乡梁庄、梨园乡梁寨;濮阳梁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渠村乡前园;密县梁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密县梁山、南北梁沟;郓城梁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郓城县梁巨庄;民权梁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民权县林七乡夏庙村、王桥乡梁庄;蓟县梁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蓟县上仓;化德县梁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河北,后又迁居化德县六支箭;隆德梁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宁夏隆德市;韩城梁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陕西省韩城县;南官梁氏一支始祖讳素,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椿树胡同迁居河北省南官县苏村社梁家庄村;大城梁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大城县旺村镇梁四岳、臧屯乡梁贾村;平遥梁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平遥县东庄村、西庄村;阳谷梁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七级镇梁庄村;阳谷梁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郭店屯乡梁庄村;阳谷梁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翟庄乡西老庄村;阳谷梁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李台镇梁庄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