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杜姓分布

分类:
洪洞姓氏分布
来源:
2019/02/13 14:28
【摘要】
姓氏村名村落简介乡镇乡镇简介杜常青一村常青,农业合作化时,因多种蔬菜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辖常青、宋家庄、南坂49个自然村。大槐树镇2001年3月以原城关镇、南王乡和冯张乡的行政区域合并为大槐树镇的行政区域。城关镇:该镇位于县城四周,东与苏堡镇为邻,西隔汾河与白石、马牧乡相望,北接南王乡,东北与广胜寺镇相连,南隔洪安涧河与冯张乡接壤。镇政府驻县城东北玉峰山。辖5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27个自然村。
姓氏 村名 村落简介 乡镇 乡镇简介
常青一村 常青,农业合作化时,因多种蔬菜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辖常青、宋家庄、南坂49个自然村。 大槐树镇 2001年3月以原城关镇、南王乡和冯张乡的行政区域合并为大槐树镇的行政区域。
城关镇:该镇位于县城四周,东与苏堡镇为邻,西隔汾河与白石、马牧乡相望,北接南王乡,东北与广胜寺镇相连,南隔洪安涧河与冯张乡接壤。镇政府驻县城东北玉峰山。辖5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27个自然村。是镇土地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30亩,水浇地2256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北官庄在合作化时期,为全省著名的小麦丰产单位,曾获县、专区、省和中央嘉奖。常青的莲菜,梗壁的大蒜,前坡底的大白菜,县内外驰名。是镇文化底蕴丰富,城北贾村西侧,有明代迁民遗址,现已辟为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东北部永一堡有省级西周文化遗址;东南部的李堡,为明代户部尚书韩文故里,村西有韩尚书陵园。
南王乡:南王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6公里。该乡东与明姜镇接壤,北与赵城镇相连,南与城关镇为邻、西隔汾河与马牧乡相望。是乡下纪落村合作化时称雄火农业合作社,是山西省小麦生产十杆旗之一。1958年公社化时,定公社名称为雄火公社。1984年改乡后称南王乡,乡政府驻南王村,下辖14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是乡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15735亩,水浇地1434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棉花、蔬菜为主。
冯张乡:冯张乡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3公里,是乡东与曲亭镇相连,南与甘亭镇接壤,西隔汾河与白石乡相望,北靠洪安涧河,隔河与城关镇、苏堡镇为邻。1958年是地属南垣公社,1961年分治,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东营村北。辖15个村委会,15个自然村。是乡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27075亩,水浇地2601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和蔬菜。秦壁的大葱远近闻名。秦壁村北有宝崖,相传,晋公子重耳遭迫害,带随从数人出逃,行至宝崖,夜里,连人带马坠于崖下,而人与马均未伤,重耳感慨万分,曰:“真宝崖也!”从此,人称此段土崖为宝崖。秦壁村西有北汉主刘渊墓,高三丈,周140米。
常青二村 常青,农业合作化时,因多种蔬菜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辖常青、宋家庄、南坂110个自然村。
常青二村 常青,农业合作化时,因多种蔬菜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辖常青、宋家庄、南坂139个自然村。
常青二村 常青,农业合作化时,因多种蔬菜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辖常青、宋家庄、南坂152个自然村。
常青三村 常青,农业合作化时,因多种蔬菜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辖常青、宋家庄、南坂171个自然村。
南官庄 明代前该村与北官庄为一村,称饮马庄,明永乐间,村南建桥一座,设亭迎送文武官员,改称官庄。1981年两村分开,该村居南,故名南官庄。
西永一 原为东永一耕地,后逐渐有了住户,发展为庄,因在东永一之西,故名西永一,永一原为永凝,有团结安宁,永远相居一处之意,四清运动后简化。
城东 因村北靠玉峰山,玉峰形似蟠龙,村民其左,取名左龙庄,解放后,与社东、南庄连成一片,因居县城之东,故改称城东。
李堡 始为贾姓居住,名贾家洼,明代李姓迁至村北土堡内居住,后辈兴旺,改名李堡。辖李堡、李堡店71个自然村。
南周壁 周姓始居,原名周家圪,后村庄扩大,民国85年分为东、北、南三个周壁,该村偏南,故名南周壁。
东周壁 原名周家圪塔,民国17年分村,该村居东,故名东周壁。
北周壁 原名周家圪塔,民国17年分村,该村居北,故名北周壁。
永一堡 相传村原名南阳堡,苗姓恶霸据土堡为王,欺压百姓,苗霸死,众人压其尸于磨盘下,建塔于其上,以期永远安宁,因之改为永宁堡,清末改为永凝堡,四清时改凝为“一”。
东永一 该村原住李卫两大姓,取名李卫村,为使大家团结一致,更名永凝,因在西永凝之东,故名东永凝,四清时改“凝”为“一”。辖东永一、南窑2个自然村。
西池 相传,村西南原一天然水池,常年不涸,故名西池
姚庄 据该村庙中碑文记载,东汉光武帝部下名将姚期生于此地,故名
秦壁 据传,元末明初,陕西米脂县连遭荒旱,先有崔姓逃难于此,筑土堡定居,名崔家堡,后又有枣林庄,张姓高姓逃难至此,挖窑居住,依陕西简称秦,村在洪崖壁之下,取名秦壁
下纪落 旧志载:西汉名将纪信,赵城人,在荥阳救刘邦脱险后身死,灵柩远回,为纪念纪信,刘邦命坡下为下纪落,坡上为上纪落,是村居坡下,故名下纪落。
上纪落 旧志载:西汉名将纪信,赵城人,在荥阳救刘邦脱险后身亡,柩远回安葬,为纪念纪信,刘邦命坡上为上纪落,坡下为下纪落,该村居上,故名上纪落。辖上纪落、石板上、四道桥、水瓮沟4个自然村。
杨堡 相传,是村为杨姓兄弟所垦,分上下二杨堡,清末,村庄扩大,上下杨堡连为一片,改名杨堡。辖杨堡、铺上2个自然村 赵城镇 赵城镇:赵城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圣王乡、苑川乡相接,南与明姜镇、南王乡为邻,北与南沟乡相连、西隔汾河与堤村乡、马牧乡相望,镇政府驻赵城,辖32个村委会,44个自然村。赵城原为赵城县城,《史记·赵世家》有“周缪王封造父以赵城”的记载,春秋时为赵简子食邑,隋置赵城县。1954年7月1日,洪、赵二县合并,赵城为镇,后为公社,1984年复改为镇。该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940亩,其中水地25635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花、蔬菜为主。镇东3公里的侯村有女娲庙,庙前有周柏,《明史》载:“宋以来,历代御祭”。镇东北2公里官庄村有简子城遗址,金代状元王纲基。
南沟乡:南沟乡位于县境北端,距县城22.5公里,北与霍州市交界,东与苑川乡接壤,南与赵城镇为邻,西隔汾河与堤村乡相望。1958年公社化时,属赵城公社,1961年分治,初称十五里垣公社,后改南沟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南沟村,辖9个村委会,11个自然村。是乡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17325亩,水浇地5074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该乡桥西与苑川乡桥东原为仇池村,西晋时,永安县城曾一度置于此。
前街 相传,早年因此地地势平坦,欲建县城,只建了一条街,因地湿浸而停建,故名前街
马头 相传,该村轮廓似野马,村南土地庙为马头,村北佛庙为马尾,村内四条大路为马腿,故名马头。辖马头、瓦窑头2个自然村。 广胜寺镇 广胜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7公里,该镇西与城关镇为邻,北与明姜镇接壤、东部、南部与苏堡镇相连。是镇原为马头公社、公社驻马头,1984年改为镇建制,镇政府驻广胜寺,辖27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是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面积28125亩,其中水浇地22515亩。是镇坊堆村为古文化遗址,1954年发掘出周初甲骨,1982年又发掘甲骨3块;镇东北有著名的旅游胜地———广胜寺。县境最大的泉水———霍泉位于东部霍山脚下,流量达4m3/秒,除灌溉10万亩土地外,冬季还有余水停于曲亭水库,使南垣9万亩水浇地得到改善。
南秦 相传,此村建于秦朝,村中秦姓居多,位于居沟南,故名南秦。辖南秦、南秦堡15个自然村。
西安 该村与东安原为一村,因洪水泛滥,将村冲为两段,该村居西,故名西安。
万一 万安,是村古称国家堡,传说舜王从山东来此定居,耕于历山,尧王让贤,人们把帝王居地称国家堡,元代,取万民安康,改为万安 万安镇 2001年3月以原万安镇、左家沟乡和双昌乡的行政区域合并为万安镇的行政区域。
万安镇:万安镇位于洪洞县西部,距县城10公里,是镇东与马牧乡为邻,西与左家沟接壤,南与龙马乡相连,北与双昌乡相接。镇政府驻万安、辖23个村委会,25个自然村。万安是洪洞县西部最大的村镇,明清时即为镇建制。1984年由公社改为镇建制。是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195亩,水浇地24570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棉花、油料为主。
左家沟乡:左家沟乡位于县境西部吕梁山下,距县城20公里。东南与万安镇为邻,北与双昌乡接壤,西隔青龙山、罗云山与左木乡相连,南与龙马乡毗邻。乡政府驻左家沟村,辖24个村委会,46个自然村。是乡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60亩,水浇地25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薯条、小杂粮为主。
双昌乡:双昌乡,位于县境西部旱垣,距县城20公里,是乡西隔罗云山与山头乡、左木乡为邻,南与左家沟乡相连,东与马牧乡、万安镇接壤,北与刘家垣镇毗连。1958年公社化时,是乡属吕梁公社,1961年分置,1984年改为乡。乡政府驻双昌,辖11个村委会,16个自然村。该乡总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28125亩,水浇地1695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棉花为主。
万二 万安,是村古称国家堡,传说舜王从山东来此定居,耕于历山,尧王让贤,人们把帝王居地称国家堡,元代,取万民安康,改为万安
万三 万安,是村古称国家堡,传说舜王从山东来此定居,耕于历山,尧王让贤,人们把帝王居地称国家堡,元代,取万民安康,改为万安
西漫底 与东漫底原为,后被洪水冲为二段,该村居西,名西漫底
东梁 是村与西梁原为一村,梁姓始居故名梁村,后分为二村,是村居东,故名东梁。其主要姓氏
西梁 是村与东梁原为一村,名梁村,后分为二村,该村居西,故名西梁
南步亭 步亭来历同上,是村居步亭之南,故名南步亭
西桥庄 西桥庄,相传,早年此村文盲多,一乔姓人腾出房子当课堂,请了教书先生,人们感激,以乔姓为村名,称乔庄,后依方位改西桥庄
曹家庄 曹家庄,相传,清光绪三年以前,曹姓居此,故名曹家庄
温家庄 据传,光绪三年前,此地温姓居多,故名温家庄。
铁炉庄 相传,明清间,此地为冶铁之地,故名铁炉庄。
贺家庄 相传,明初陕西米脂贺姓数户来此居住,故名贺家庄
石家庄 石姓始居,曾名石家贩,后改为石家庄
杨家庄 杨姓始居,故名杨家庄
普安 是村曾名上庄镇,光绪三年大灾后,幸存数户在此烧瓦为生,还名烧瓦庄,后见石碑,村名普安,期普遍安康之意
左家沟 是村位于山沟,先居者为刘姓,曾名刘家沟,后刘姓衰败,左姓兴旺,而名左家沟。辖左家沟、简子窑、刘家坟院10个自然村
郭家庄 郭家庄,郭姓始居,故名郭家庄。辖郭家庄、坩泥沟30个自然村
三教 相传是村曾逢有儒、道、佛三教归一的三教庙,故名三教村
宋家沟 相传,早年宋姓在此烧缸经销各县,故名宋家沟。辖宋家沟、磨儿圪塔、前沿山10个自然村
北伏牛 相传,明初,村南建伏羲庙,塑伏羲乘龙画八卦,一学究称,乘龙为欺君,于是改为骑牛,简称伏牛,又传伏羲曾在此服牛以耕作,故称伏牛,明末,村被洪水冲为三段,该村居北,故名北伏牛。 明姜镇 2001年3月以原明姜镇、圣王乡的行政区域合并为明姜镇的行政区域。明姜镇:明姜镇位于县东部偏北,距县城10公里,东部隔霍山与古县为邻,南与广胜寺镇、苏堡镇相连,北与圣王乡接壤,西与西北同南王乡,赵城镇毗连。原为明姜公社,1984年改镇建制,镇政府驻明姜,辖32个村委会,66个自然村。该镇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595亩,水浇地21855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花为主,山区有小杂粮和药材种植。1955年,这里兴建了全国第一座农村水电站,农业部在此召开过全国农村电气化现场会,1957年,邓小平同志视察过该站,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在此拍摄外景。
圣王乡:圣王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霍山脚下,距县城20公里,是乡东隔霍山与古县接界,西与赵城镇相连,南与明姜镇接壤,北与苑川乡为邻。1958年公社化时,是地属明姜公社,1961年分治,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圣王村,辖12个村委会,23个自然村。该乡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20175亩,水浇地3817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棉花、油料为主。抗日战争时期,是处为太岳区前沿,以裴丽生为首的六专署河东办事处,曾长期驻此,坚持抗日斗争。
伏牛堡 明末洪水泛滥,将伏牛村冲为三段,该村居中,地势较高,故称伏牛堡。
陈家庄 该村陈姓居多,故名陈家庄。
李托庄 是村原为小李托之田,1972年,数户小李托人迁来,名西地里,1985年改为李托庄。
圣王 相传此地朱坟圪塔乃舜王降生之地,舜在位以仁政治天下,后尊为圣王,故名。辖圣王、短畛里18个自然村。
西尹壁 该村建于春秋,相传师姓居多,故名东师村。清康熙间,涧河洪水淹没粮田,农民筑坝引水,逼其改道。改名引逼,后尹姓户大人众,改为尹壁,解放后分为四村,该村居西,故名西尹壁。 苏堡镇 苏堡镇位于县境东部河谷地带,距县城18公里。是镇东与古县接壤,北与广胜寺镇为邻,西与城关镇相接,南与古罗乡、曲亭镇毗连。镇政府驻苏堡村,辖19个村委会79个自然村。苏堡清初即为镇,解放初为洪洞县二区公所驻地,1955年为苏堡乡政府驻地。1958年公社化时,称东方红公社,1961年部分村划
出,改苏堡公社,1984年改为镇建制。该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95亩,其中水浇地1297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薯类、棉花、杂粮。苏堡村为清兵部左侍郎刘秉恬故里。
南尹壁 四尹壁原为一村,解放后分为四村,该村居南,故名南尹壁
董家垣 该村居群山环抱之中,地势较附近各山为高,董姓始居,故名董家垣。辖董家垣、凹山头、阳凹里、杏树垣、后凹山头、西梁上、杜家山、杜家山堡子、院窑里、八韩垣、碾坪、盘道里、孔家洼、红家洼、半坡里、沟底里、中凸、西背口头65个自然村
原上 该村地处高原,故名原上
南铁沟 相传古时此地野兽横行,村中铸有铁狗,以示镇邪,因名铁沟,因狗字不雅,改为铁沟,后因村庄扩大分为二村,该村居南,故名南铁沟
蜀村 该村依山傍水,曾名峰阳村,后唐代学士韩仙居,弃学就医,百治百愈,其所用之药,均采自四川,为纪念其功德,改名蜀村。辖蜀村、胡家沟、王子庄、桃树庄、申家沟78个自然村。
古县 相传晋灭杨侯国分羊氏田为三县(铜革是、平阳、杨县)杨县初以此为县治,后发现对岸羊氏城居地险要,遂迁之,为纪建县之始,故名古县。辖古县、石沟66个自然村
北铁沟 古时,此地人烟稀少,野兽横行,人们铸铁狗于村前,因名铁狗后以狗不雅,改为沟,因村庄扩大,分为二村,该村居北,故名北铁沟。辖北铁沟、枣洼庄、石坡上、青杨沟、涧上岭、涧坪滩、背里、返坡上、阳洼墓沟、西沟47个自然村。
士师 士师,原名皋陶,以舜时皋陶生于此而名,后以其官名士师而改。 甘亭镇 甘亭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曲亭镇为邻,南与淹底乡及临汾市屯里、乔里乡接壤,北与冯张乡毗邻,西隔汾河与白石乡及临汾市吴村镇相望。镇政府驻甘亭村,辖20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是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50亩,水地面积39264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薯类、棉花、花生为主。是镇羊獬村,相传为尧王之女娥皇、女英的出生地;村北有一片沙滩寸草不生,相传为羊生獬之地。镇北士师村为皋陶故里。
北羊 据该村碑文记载,此地为“羊舌故里”故名北羊。
五龙庄 该村左右有五个高原, 形状似龙, 故名五龙庄。辖五龙庄、五龙沟、周家泉、安山沟32 个自然村。 曲亭镇 2001年3月以原曲亭镇和孔峪乡、古罗乡的行政区域合并为曲亭镇的行政区域。
曲亭镇:曲亭镇位于县境东南,距县城15公里。西与甘亭镇为邻,南隔曲亭河与淹河乡相望,东南与孔峪乡接壤,东与古罗乡相连,东北与苏堡镇相接,西北与冯张乡毗连。镇政府驻曲亭村。辖16个村委会,28个自然村。是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135亩,水浇地5073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和小杂粮为主,是洪洞县粮棉基地之一。该镇师村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故里,其墓尚存。薄村为汉文帝刘恒生母薄太后故里。
孔峪乡:孔峪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南与临汾市接壤,东与古县毗邻,北与古罗乡、曲亭镇相连,西与淹底乡相接。1958年,是地属南垣公社,
1961年分治,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孔峪村,辖17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是乡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31365亩,水浇地2355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杂粮、甘薯为主。抗日战争时期,洪洞抗民主县政府曾住柏树庄和北卦底,1948年解放临汾战役,解放军野战医院驻本乡各村。
古罗乡:古罗乡位于县境东南隅,距县城25公里,东与古县接壤,南与孔峪乡为邻,北与苏堡镇相连,东与曲亭镇相接。乡政府驻古罗村,辖18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是乡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37050亩,水浇地2145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薯类、棉花为主。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韩略伏击战就发生在是乡韩略村,共歼日军少将以下军官180余名,烧毁汽车427辆,创造了伏击战的光辉战例。
东义 是村初名王略、民性强悍, 经常事抗官府, 被制服, 改名鄢里, 民国八年, 是村焦忠恒任知县, 改鄢为义, 是村居东, 故名东义。辖东义、北坡庄、孙家渠16 个自然村。 刘家垣镇 刘家垣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丘陵地区, 距县城25 公里, 北与汾西县和平镇为邻, 西与山头乡相连, 南与双昌乡接壤, 东与堤村乡、马牧乡毗连, 镇政府驻刘家垣, 下辖23 个村委会,75 个自然村。1958 年公社化时, 属吕梁公社,1961 年分
为4 个公社,1964 年刘家垣与回坡底两社合并, 称刘家垣公社,1984 年改镇建制。该镇总面积110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200 亩, 水浇地2596 亩,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杂粮。是镇企业以煤炭采掘为主。
回坡底 是村位于磊上村之坡底, 三面环山, 一面临河, 谓回水之坡, 故名回坡底。辖回坡义底、堡子上12 个自然村。
堡子  是村原为苑川村沟南的土堡子, 古时有堡墙、地道, 曾有军队驻扎, 故名堡子。辖堡子、漫沟11 个自然村。 兴唐寺乡 兴唐寺乡:是乡2001 年3 月由苑川乡更名为兴唐寺乡。
苑川乡: 苑川乡位于县境东北隅, 霍山主峰脚下, 距县城25 公里。东部隔霍山与古县为邻, 北与霍州市相接, 西与赵城镇, 南沟乡接壤, 南与圣王乡相连。乡政府驻苑川村, 辖19 个村委会,38 个自然村。是乡总面积82 平方公里, 耕地20175 亩, 水浇地5295 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为主。苑川村东南有柏树泉, 传说柏为周代所植, 树下有清泉, 流量48 升/ 秒, 东北有中镇庙, 隋开皇十四年建, 传为唐高祖破宋老生处。
深沟 该村内有深沟, 故名深沟。辖深沟、柏亭、崔家凹、沟南、青高岑15个自然村
水垣 是村水源缺乏, 旧名旱垣,1974 年开渠引水, 水流山上, 改名水垣。
赤和 是庄百余年前均为兴唐寺和尚的佃户, 寺僧收租常言:“你们吃的是和尚”, 故名吃和, 解放后, 土地归还农民, 依谐音改为赤和。辖赤和、大麻子凹、核桃凹15 个自然村。
涧头 是村位于苑川村西, 在两条涧河会合之处, 故名涧头。辖涧头、四桥、南窑14 个自然村。
干河 相传, 故名永水镇, 期水源不断, 一年, 洪水肆虐, 村淹没, 遂改干河, 希不再受洪水之患, 原属汾西,1953 年划归赵城县。辖干河、平垣庄、两湾里28 个自然村。 堤村乡 堤村乡位于县境北部汾河西岸, 距县城20 公里, 是乡北与霍县汾西县交界,西与刘家垣镇接壤, 南与马牧乡为邻, 东隔汾河与赵城镇、南沟乡相望。乡政府驻堤村,22 个村委会,59 个自然村。该乡总面积110 平方公里, 耕地51960 亩,其中水浇地14134 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杂粮、蔬菜为主。相传, 许村为蔺相如故里, 现坟墓尚存。此说待考。
好义 相传, 是村原名李家庄, 南宋岳飞部下一武将名张好义流落此地,此人武艺高强, 主持正义, 威望极高, 为纪念他, 为好义村。辖好义、峪里庄32 个自然村。
杜戍 相传, 春秋时晋国一杜姓将军在此筑堡戍守, 故名杜戍。辖杜戍、迁家庄、杜戍堡子34 个自然村 辛村乡 2001 年3 月以原马牧乡、白石乡的行政区域合并为辛村乡的行政区域。马牧乡: 马牧乡位于县境中部汾河西岸, 距县城7 .5 公里, 是乡北与堤村乡相连, 西与万安镇、双昌乡接壤, 南与白石乡为邻, 东隔汾河与城关镇、南王乡、赵城镇相望, 乡政府驻马牧村、辖13 个村委会,9 个自然村。该镇总面积43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035 亩, 水浇地27180 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棉花、蔬菜为主。1937 年八路军总部与朱德总司令曾在马牧村驻孔。1938 年2 月撤离。
白石乡: 白石乡位于县境南部, 汾河西岸, 距县城7 .5 公里, 是乡西与龙马乡、万安镇相连、北与马牧乡接壤, 南与临汾市吴村镇为邻, 东隔汾河与冯张乡、城关镇相望。乡政府驻白石村, 辖7 个村委会,13 个自然村。1958 年公社化时, 是乡与龙马乡为一社, 称白龙公社,1961 年分治, 初公社机关驻洪段, 称洪段公社, 后迁白石, 改白石公社,1984 年改为乡。该乡总面积33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530 亩, 全部为水浇地。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棉花、蔬菜为主。1995 年, 是乡有5256 户,21267 口人; 粮食总产13240 吨, 平均亩产337 公斤, 人均占有粮食623 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5665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305 元; 年末大牲畜存栏1879 头, 猪6342 头, 羊4353只, 植树33 .6 万株; 农业机械总动力5742 千瓦, 大中型拖拉机5 台, 小型拖拉机157 台。是乡企业有修配厂、农机站等, 白石、李村大部农户精子苇杆编织技艺, 产品在本县有名。
该乡有县办初中1 所, 乡办八年制学校1 所, 村办五年制小学6 所, 有医院1 所, 村保健站7 所。
2009 年, 八路军总部, 朱总司令曾在白石村驻扎; 白石村还是辛亥时山西副都督温寿泉故乡。
南洪段 与北洪段原为一村, 该村居红楼以南, 故名南红段, 后写作南洪段。辖南洪段、麻沟18 个自然村 辛村乡 2001 年3 月以原马牧乡、白石乡的行政区域合并为辛村乡的行政区域。马牧乡: 马牧乡位于县境中部汾河西岸, 距县城7 .5 公里, 是乡北与堤村乡相连, 西与万安镇、双昌乡接壤, 南与白石乡为邻, 东隔汾河与城关镇、南王乡、赵城镇相望, 乡政府驻马牧村、辖13 个村委会,9 个自然村。该镇总面积43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035 亩, 水浇地27180 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棉花、蔬菜为主。1937 年八路军总部与朱德总司令曾在马牧村驻孔。1938 年2 月撤离。
白石乡: 白石乡位于县境南部, 汾河西岸, 距县城7 .5 公里, 是乡西与龙马乡、万安镇相连、北与马牧乡接壤, 南与临汾市吴村镇为邻, 东隔汾河与冯张乡、城关镇相望。乡政府驻白石村, 辖7 个村委会,13 个自然村。1958 年公社化时, 是乡与龙马乡为一社, 称白龙公社,1961 年分治, 初公社机关驻洪段, 称洪段公社, 后迁白石, 改白石公社,1984 年改为乡。该乡总面积33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530 亩, 全部为水浇地。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棉花、蔬菜为主。1995 年, 是乡有5256 户,21267 口人; 粮食总产13240 吨, 平均亩产337 公斤, 人均占有粮食623 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5665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305 元; 年末大牲畜存栏1879 头, 猪6342 头, 羊4353只, 植树33 .6 万株; 农业机械总动力5742 千瓦, 大中型拖拉机5 台, 小型拖拉机157 台。是乡企业有修配厂、农机站等, 白石、李村大部农户精子苇杆编织技艺, 产品在本县有名。
该乡有县办初中1 所, 乡办八年制学校1 所, 村办五年制小学6 所, 有医院1 所, 村保健站7 所。
2027 年, 八路军总部, 朱总司令曾在白石村驻扎; 白石村还是辛亥时山西副都督温寿泉故乡。
中社 民国初, 行政区实行闾社制, 该村与邻村并为一社, 是村居中, 故名中社。辖中社、安上、北段家山、店窑上、沟西、后沟里、吉家沟、阳坡里、楼儿上、马驹里、南坡里、南凹、圈头岭、师家庄、沙坡子、猴娃山、新庄、武家圪垛、曲子里、吉家节、松凹里21 个自然村。 左木乡 左木乡位于县境西部土石山区, 距县城35 公里, 西隔吕梁山支脉横梁与蒲县接壤, 北部与本县山头乡为邻, 南部与临汾市相连、东部隔青龙山、罗云山与龙马乡、左家沟乡、双昌乡相接。乡政府驻李家坪村委会梨凹自然村, 辖10 个村委会,116 个自然村。是乡总面积91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417 亩, 全系旱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小杂粮。是乡煤田面积广、煤质优良, 除县营三交河煤矿外, 还有乡办、集体、个体煤矿数十座, 煤炭为该乡支柱产业。
红光 村驻牛王庙, 因不雅改为红光。辖牛王庙、簸箕凹、东沟、东坡、二郎庄、梨树凹、南山上、南野里、石家庄、石板沟、三十亩、时家凹、上山坪、下背凹、圣王节、吴家圪垛、吴家庄、新庄、腰子里、凹沟、张邰、兰家节、杜梨沟、刘山、窑背后26 个自然村。
西龙马 相传, 唐代, 为找水源, 在此地掘出一化石, 似龙, 又因该村距马驹近, 取名龙马, 后村庄扩大, 分为东西南三龙马, 是村居西, 故名西龙马。 龙马乡 龙马乡位于县境西南部, 距县城10 公里, 是乡东与白石乡为邻、南与临汾市接壤, 西隔青龙山与左木乡毗连, 北、西北与万安镇左家沟相接。乡政府驻南龙马、辖25 个村委会,32 个自然村。该乡总面积58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6670亩, 水浇地27315 亩,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薯类、棉花为主。是乡西部青龙山南端山头建有玄帝宫, 人称老爷顶, 建筑宏伟, 内有罕见的铜殿,1959 年, 被日本侵略军焚毁。
景村 该村自古房舍整齐, 花繁叶茂, 景色宜人, 故名景村。
南邰 是村位于崔堡之南, 邰姓始居, 故名南邰。
柴家庄, 该庄以柴姓为多, 故名柴家庄。
苏家庄 相传, 此地康熙年间曾是苏堡官宦家的庄子, 后佃户增多, 依苏堡村而名苏家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