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
>
“谱”文化辨析

“谱”文化辨析

分类:
姓氏文化
来源:
2021/01/27 15:32
【摘要】

《广雅》云:“谱,牒也。”牒,在词义本源上,是指书板。由于古人将家世记载在书板上,又特指谱籍。《说文解字》曰:“谱,籍录也。”朱骏声曰:“桓君山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普效周谱,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又,《旧唐书·经籍志上》载:“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施继序。”综上可知,所谓谱,是记载家族世系、用于家族传承的一种文体形式。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说,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一块刻在牛胛骨上的“兒家世系谱”,记载了从兒家先祖至“十二代世次子孙之名”。当然对于此甲骨文的真假,目前学界尚有争议,但是,在中华文字草创之初,即有记载家族世系之谱,却是可以确认的,否则就无法解释周代较为成熟的世系记录。《周世本》分为《帝王谱》《诸侯谱》《卿大夫谱》《氏姓篇》《居篇》《作篇》《谥法篇》等十五篇,其中《帝系篇》等记录了上古帝王世系一直到春秋诸侯大夫之世系,是历史上最早的帝王、诸侯宗族世系的宗谱。相传为荀子编修的《春秋公子血脉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谱”为名的宗族史籍,尽管此书如今已佚,但却是后世家谱称“谱”的滥觞。此后,中国历史上的宗谱、家牒这一类文体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专述一姓的著作,名称上有“族谱”、“家谱”、“宗乘”、“堂谱”、“房谱”、“家乘”、“祠谱”,等等。但从属性上说,大致都可以归入“宗谱”、“族谱”、“家谱”这三大类。

很多时候,“宗”和“族”是一个同义词。当代包括《辞海》在内的汉语工具书,也都将“宗”和“族”等同解释。但考诸汉语语义的初始,这两个词仍有区别。《左传·襄公十二年》载:“凡诸侯之丧,异性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这里的“庙”即祠堂,祢庙,乃指父庙。可见,同一姓氏下有宗,宗下分族。所以,宗谱、族谱、家谱的大小对应关系,自然也就清楚了。

中华姓氏皆出自炎黄,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提出的论断。这一论断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力量,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一家一姓来说,鉴于姓氏源流演变复杂程度,将一世祖定为黄帝或炎帝,显然是荒谬的。

“通谱”、“统谱”的概念,是在中华民族“谱”这种文体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在社会政治领域形成了强大的势力,谱牒受到极大重视,当时,官方设立了谱局和谱官,民间也大兴修谱之风。无论是选官还是婚姻,都要以谱牒为凭。曹魏建国后设立的九品中正制,由于评定人物等级的中正的组成成员都是世家大族,客观上造成了原本应该以德、才为考核标准的评定变成了以门第高下为评定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加速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形成。所以,庶族想成为士族,就要采用合族通谱的方法,也就是或用权势胁迫或金钱收买士族成员,把自己与士族合为一族,把自己的家族加到士族的家谱中,以达到成为士族的目的。这里所说的“通谱”,“通”是打通之意,当然也不可能成为谱的名称,与当代一些人提出的“通谱”概念不同。但在词义上却是有联系的,当代“通谱”的称谓,也有打通各分支壁垒之意,但只是打通,而无“统宗”之目的,也无“总揽”之意愿。

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实施,士族在政治地位上开始动摇,但仍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唐朝是官修谱牒最为发达的王朝。因为陇西士族在李唐发迹过程中起了有力支持者的作用,而在当时的社会声望又不如山东等地士族,故唐太宗下令按当时官职重修谱牒,将陇西李氏列为士族第一等,将其外戚列为第二等,而原居第一的山东清河崔氏,列为第三。至于唐末五代,由于战乱频繁,“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魏晋以来以维护门第为主要目的的官方谱学终于正式消亡了。从宋代开始,修谱主要是民间的事情,目的也转化为“尊祖敬宗收族”。由于过去的谱牒散失,人们已无从知道先祖自何而出,故宋代修谱崇尚“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

明清时期,官方大力倡导民间修谱。清代至近代,出现了“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统谱。如1950年纂修的《吴氏大统宗谱》,奉太伯为一世祖,列入者竟达503支,计40册。明清之后修谱,多采用“大宗之法”,往往将历史上的本姓名人一网打尽,如此修谱,若考证不详,谬误迭出,也是不难理解的事。“有一个姓林的人,因为祖上出身寒微,深以为耻,竟冒认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为高祖,并自己编造了一些名字,作为自己的祖先,而将自己原来的身世一笔抹去。但是,林和靖终身并未娶妻,隐居西湖孤山,以植梅养鹤为乐,世称其“梅妻鹤子”,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此人乱认祖先,结果被世人传为笑谈。”从上可知,所谓“统谱”,实际上就是把无数分支统一到一个祖先之下,将本姓宗族进行统宗。而我们知道,姓氏的来源,除却主流之外,亦有若干的支流,如他族改姓、帝王贵族赐姓等等,若在科学的意义上编修统谱,则必然要将这些支流排除在外。而五代以来世系淹没之虞,又使得本姓统宗,实施起来没有那么简单。

“总谱”这个概念,作为专门名词,在汉语语义上,本意是外来词的意译,即作为音乐术语的总谱,是以多行谱表完整地显示一首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乐谱形式。而对应于这一意义的“总”的本意,是概括。历史上涉及“总谱”的,如明代陈士元的《万姓总谱》,收录中华姓氏3500多个,是总纲性的著作。“总谱”作为一家一姓的修谱名称选择逐渐增多,是改革开放以后。个人以为,采用“总谱”这个名称,有一定合理性。一是随着我国人口增多,“统宗”的任务比明清时期更加不可能完成。而采用“总谱”概念,对一个姓氏进行总纲性的梳理,在科学考证的基础上,对能够统宗的明确源流,不能统宗的存目待考,是一个合理的办法。二是“联谱”、“通谱”的概念只强调横向联通,而没有提纲挈领、追溯源流之意,且在历史上有不少负面事件,不宜作为当代大规模修谱的名称。三是总谱应归属于宗谱范畴,必须对本姓源流分迁等做出整体性梳理。

当然,在体例上,顺应时代发展以及宗亲实际需求,当代编修的宗族总谱,还是有很多创新发展空间的。目前就有不少宗谱采用了新的体例。“一种是套用村志的名义,名为村志,实为家谱。如《古山志》,实际是胡氏家谱;《俞溪头志》,实际是俞氏家谱;《下徐店村志》,实际是徐氏家谱。这些村志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属村志范畴,一部分就是家谱。还有一种是用家族史或姓氏史的形式出现,如《赵氏志》《郭氏史略》《程氏史稿》《枫川陈氏族史》《中国吴氏通书》等。”这些新的形式,对于推动当代谱牒文化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