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杜(dù)姓

分类:
姓氏介绍
来源:
2018/06/05 17:09
【摘要】
系承丹朱,始祖为杜伯(杜桓)。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五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杜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杜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祁姓。据《通志·

系承丹朱,始祖为杜伯(杜桓)。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五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杜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杜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祁姓。据《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相传上古舜帝做天子时,分封尧的儿子丹朱在唐,唐地故地在今山西省翼城县西。丹朱其父尧王姓伊祁,自他开始以祁为姓。传到刘累为夏帝孔甲大臣,因长于养龙,夏时称御龙氏。夏代和商代,丹朱的子孙均为诸侯。至周初成王时,唐国不服西周的领导,被周公旦灭掉,周成王把自己的幼弟叔虞封于唐,而把祁姓唐国迁到杜,杜国故地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又称唐杜氏。周宣王时,唐国国君桓在朝中担任大夫,人称杜伯。宣王有个宠妃叫女鸠,她看上了杜伯,就去引诱他,杜伯是个正直的人,拒绝了女鸠的勾引,女鸠恼羞成怒,诬告杜伯欺负他,宣王听信了诬言,就把杜伯处死。杜伯无罪被宣王杀掉,也失去了他的国家,他的子孙大多数逃往中原,其留居在杜城的遗族,就以原来的国名杜作姓。春秋初年,唐杜为秦宁公所灭,公元前687年秦武公置杜县,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西汉元康六年,因宣帝筑陵于此,改名杜陵。北周建德二年废,入万年县。据考证,杜陵杜氏世居地应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少陵原东南端,故唐时在此地设置杜曲。后又因其南设杜固,后世便称杜曲为北杜、杜固为南杜。是为陕西杜氏,史称杜氏正宗。②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鲜卑族的三字姓独孤浑氏,随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姓单姓杜。是为河南洛阳杜姓。③源自杜康之后。据《世本》记载,黄帝时酿酒的发明者为杜康,杜康的后裔为杜姓。

〔郡望〕杜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襄阳郡、濮阳郡等。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堂号〕杜氏以京兆、诗圣、少陵为其堂号。诗圣堂、少陵堂:唐朝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历史上称“诗中之圣”。

〔堂联〕杜姓的堂联有:书成通典(杜佑);名列瀛洲(杜如晦)。民歌慈母(杜诗);世号诗王(杜甫)。耽思乎经籍(杜预);图像于凌烟(杜如晦)。学业醇儒富;星斗焕文章(杜甫诗句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撰书杜甫草堂联)。守道还如周柱史;著书曾学郑司农(杜牧诗句联)。云霞晴光转物候;春夜喜雨知时节(杜甫诗句联)。梦醒扬州甘薄幸;心忧社稷老风尘(杜审言诗句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何绍基撰杜甫祠联)。枫林绿树丹青合;玉杯锦席风云流(杜甫诗句联)。卜筑草堂,误传严武宅(杜甫草堂);驰名武库,癖好左氏书(杜预)。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杜氏65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杜氏270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355例。杜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鲁国有杜泄,为叔孙乐家臣;东汉有南阳太守杜涛,经学家大司空杜林,书法家杜度;晋有著名学者杜预,字元凯,为征南大将军;隋末有农民起义军领袖杜伏威;唐代有大诗人杜甫、杜牧,名相杜如晦。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杜姓221025人,临汾市21914人,洪洞县3802人。〔供橱〕杜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三号供橱。

〔家谱〕杜姓的家谱有:《天津武清杜氏家谱不分卷》(河北大学);《浙江青田晋昌郡杜氏宗谱六卷》(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福建福清晋安杜氏族谱不分卷》(福建省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南昌金堂杜氏宗谱□□卷》(江西档案馆(存一卷));《山东渎县渎州杜氏家乘》(北京图书馆);《湖北杜氏宗谱十八卷》(湖北图书馆(又一部));《湖南平江杜氏四修族谱二卷首二卷》(湖南省图书馆);《广东广州城南杜氏家谱不分卷》(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京兆杜氏宗谱一卷》(上海图书馆);《冀镇杜氏族谱四卷》(人民大学);《重泾杜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北京图书馆);《江左镇杜氏家谱不分卷》(河南伊川县档案馆);《仟源杜氏实录四卷》(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杜氏族谱三卷》(四川合江县县志办);《青杜氏续修世谱十卷》(北京图书馆);《杜氏家谱三卷》(天津市图书馆);《杜氏宗谱一卷》(四川仪陇县档案馆);《杜氏族谱》(洪洞大槐树祭祖园)。

〔字辈〕1926年杜祚华、杜起铨修《杜氏宗谱》,湖北黄冈杜姓一支字辈谱为:“德祚期敦厚克家。”1996年春月怀州马营《杜氏族谱》字辈谱为:“荣华喜广佩,平安定元延。惟以万正志,丕泰联应传”。

〔迁徙〕杜氏发源于今陕西省境,自杜伯冤屈被杀以后,其子孙纷纷逃往中原各地。关于杜氏具体播迁情形今已难详考,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史料记载,杜伯为周宣王大夫,无罪被杀,子孙分适诸侯之国,春秋战国时,鲁国有杜泄,因避季平子之难,后奔走楚国,到杜绰为楚大夫,杜绰生子杜段,杜段生子杜赫,杜赫后为秦国大将军,封食于南阳衍邑,故世人又称其为杜衍。杜赫的少子杜秉,为上党太守,生有杜札,为南阳太守。杜札生有杜周,为御史大夫,于汉武帝时举豪门望族迁徙茂陵。杜周生有3子:延寿、延考、延年。总之,先秦之际杜姓主要繁衍于今陕西,其分衍过程,从陕西至山东,再至河南,终又复回陕西。汉时,杜姓以豪门望族被朝廷强迁于陕西茂陵,使得杜姓得以团聚,其家族势力也更加庞大,并形成了杜姓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望郡,即京兆郡。京兆杜氏,是出自汉建平侯杜延年20世孙杜文、杜瑶。其后的几年期间杜氏又形成了许多分支:其主要有襄阳,是出自当阳侯杜预之子、晋弘农太守杜尹;洹水杜氏,出自戴侯杜恕少子杜宽;濮阳杜氏,出自杜赫之子杜威,世居濮阳,裔孙杜模,后魏时任濮阳太守。杜氏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南迁是北方战乱等诸多因素所致。其先后于湖北的襄樊、襄阳,四川的绵竹、成都,浙江的钱塘繁衍为大族。唐宋以后,杜姓已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南方以湖北、江苏、四川分布最为集中。总之,杜氏发源于陕西省境,千百年来,也基本上是以陕西省境为其主要的繁衍中心的,尤其是汉、唐两代,杜氏在陕西的发展最为昌盛,并不断地繁衍到临近的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甘肃等地。洪洞大槐树移民清徐徐沟杜氏一支始祖自洪洞迁居徐沟县同站村;怀州杜氏一支世系出自洪洞,其先列五支,二支籍长垣,四支籍榆林,俱不乏制科,三支籍高平,五支籍长垣,长支籍怀州县;滕县杜氏一支始祖于正统五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滕县西岗镇杜庄村;赞皇杜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迁居赞皇县;新安杜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安县东顺城官村;新河杜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董夏村;伊川杜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伊川县杜家湾村、老君堂村;浚县杜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浚县杜宗道屯村;清丰杜氏一支始祖讳克明,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清丰县店上,迄今已传23世;博爱杜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博爱县马营、清化十街;淇县杜氏一支始祖讳百万,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淇县七里堡村,迄今已传25世,后裔分布淇县东马庄、方寨、江屯、三海,浚县卫贤,修武县城以及郑州、湖北武汉、山西屯留、吉林等地,自1987年共有430户1600余人;濮阳杜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鲁河乡杜固,后改名前杜固;濮阳杜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城关镇杜庄村、海通乡杜庄村;濮阳杜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三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新习乡杜寨村;虞城杜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虞城县杜集村;昌平杜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北京市昌平县东北旺村;大城杜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大城县大童子乡东近北村;大城杜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大城县权村镇杜权村;阳谷杜氏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石佛镇杜庄村;阳谷杜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杨庄乡杜庄村;阳谷杜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西湖乡杜庄村;阳谷杜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四棚镇大杜村;内黄杜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十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省内黄县东江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