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易(yì)姓

分类:
姓氏介绍
来源:
2018/08/10 15:17
【摘要】
系承伯夷(太岳),始祖为姜尚、易牙。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九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易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易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有二:①源自姜姓。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周初年,炎

系承伯夷(太岳),始祖为姜尚、易牙。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九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易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易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

〔姓源〕其姓源有二:①源自姜姓。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周初年,炎帝的后裔姜尚,字子牙,周武王伐纣时,任统兵的师帅被尊为师尚父。在牧野会战中,他受命向商纣王挑战,歼敌立功。因辅佑周武王灭商有功,周成王时封他于齐,建都营丘,授以征讨王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其它封国之上。姜太公的后裔有封于易地者,易邑故地在河北省易县。其后裔遂以地名为姓,称易姓。是为河北易姓,史称易姓正宗。②源自易牙之后。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尚友录》、《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齐国齐桓公有宠臣雍巫,字牙,因食采于易邑,世称易牙。易牙善于烹调,但生性善逢迎,存有野心。齐国谋臣管仲临死前曾说易牙不可信任和重用,但齐桓公不听。管仲死后,易牙与竖刁、开方共同专权,齐桓公病重后,易牙伙同竖刁等乘机作乱,杀掉大批官吏,并把太子昭赶出宫去,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后被群臣所杀。易牙的后人便以先人名字中的易字作为姓。魏有易懂,晋有易雄。均为其后。是为山东易姓。

〔郡望〕易姓郡望主要有济阳郡、太原郡等。太原郡: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初置。相当于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堂号〕易氏以济阳、纯孝、植栗等为其堂号。纯孝堂、植栗堂:宋朝时,易延庆为奉礼郎,出任临淮县知县。后因父庐墓,辞官。服满,升大理丞。又因母丧回家葬母。他母亲生时爱吃栗子,延庆守墓时,在母亲墓旁栽了两棵栗树。后来这两棵栗树竟长在一起,成了连理。墓前又生出两棵灵芝。人们都说是易延庆先生孝感天地,称他为“纯孝先生”。

〔堂联〕易姓的堂联有:产芝庐墓(易延庆);攀桂仙才(易重)。通经处士(易充);释褐状元(易祓)。德行称产芝之孝子(易延庆);诗词为释褐之状元(易祓)。宗开易地;秀毓太原。周易讲义留芳远(易贞言);性理精微播誉长(易宗氵君)。纯孝先生望重(易延庆);工诗状元名香(易祓)。三经处士传名远(易充);二栗礼郎享誉高(易延庆)。释褐本先声,遐溯名元理学;产芝垂世德,勿忘孝子忠臣(易氏祠堂联)。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易氏8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易氏20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91例。易姓的历史名人晋代有易雄,浏阳人,舂陵令;宋代有易元吉,长沙人,画家,又有大理丞易延庆;明代有易思,夷陵人,为怀柔知县,又有学者易翼之;清代有诗人易安。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易姓1516人,临汾市154人,洪洞县5人。

〔供橱〕易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四号供橱。

〔家谱〕易姓的家谱有:《江苏南通易氏三修宗谱四卷首一卷》(江苏南通市博物馆);《江西宜春霖田易氏宗谱七卷末一卷》(江西省图书馆);《湖北浠水易氏宗谱□□卷》(武汉市图书馆(存卷7));《湖南长沙易氏重修族谱九卷》(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宁乡易氏族谱□□卷》(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宁乡玉堂铺易氏四修支谱十卷首一卷》(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卷3));《广东古冈易氏世谱不分卷》(广东中山图书馆);《钟山易氏置谱牒不分卷》(台湾);《瓦锡田易氏家谱十卷首一卷》(北京图书馆吉林大学)。

〔迁徙〕易姓的发源地在河北省的易县一带,而另一支易氏得姓以后,大致是散居于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后来易姓实际上也是以此为其主要的繁衍中心。故易姓有以“济阳”为其郡望堂号。之后易姓在向西北播衍的同时,又在今山西太原一带形成了又一大望族,故易姓又有以“太原”为其郡号。魏晋南北朝时,易姓因北方战乱,也有大举南迁的。至宋时,长江以东地区的易姓很多。宋以后,易姓便遍及了全国各地。洪洞大槐树移民丰镇易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丰镇县粒峨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