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盛(shèng)姓

分类:
姓氏介绍
来源:
2018/10/12 11:15
【摘要】
系承周召公,始祖为盛侯、盛苞,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五十九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盛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盛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姬姓。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时,封同族一支于盛国,盛国故地在今山东泰安南

系承周召公,始祖为盛侯、盛苞,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五十九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盛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盛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姬姓。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时,封同族一支于盛国,盛国故地在今山东泰安南华丰县境。在春秋时被齐国吞并,盛侯的子孙后裔遂以国名盛为姓。②源自避讳改姓。据《后汉书》、《万姓统谱》记载,“周初四圣”之一的召公。其子孙有一支以他的名为姓,为姓。西汉时孝元帝名刘,族后人北海太守苞,为避孝元帝讳,就把姓改为盛姓(古、盛同音)。〔郡望〕盛姓的郡望主要有汝南郡。汝南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设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堂号〕盛姓的主要堂号有无怨堂、躬养堂。无怨堂:后汉盛吉当廷尉(司法官)时,每天夜间问案,让老婆拿着蜡烛,自己拿着案卷办理。量刑从宽。每判一个重刑,夫妻均流着泪反复考虑,最后决断。做了20年法官,人说他“有恩无怨”。

〔堂联〕盛姓的堂联主要有:一时名士(盛宪);六贴广传(盛均)。阁藏万卷(盛子充);恩溥廿年(盛吉)。睢阳勋烈(盛彦师);束鹿抚循(盛镮)。

〔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盛氏76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84例。盛姓的历史名人东汉时盛吉,会稽人,官廷尉;西汉有盛览,著《贱心》四卷;晋朝有中书侍郎盛彦;三国时吴国有盛宪,亦为会稽人,吴郡太守;唐代有盛彦师,虞城人,唐初名将;宋代有盛侨,嘉兴人,为国子司业;清代有盛锦,吴县人,诗人。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盛姓3738人,临汾市264人,洪洞5人。

〔供橱〕盛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五号供橱。

〔家谱〕盛姓的家谱主要有:《江苏勾吴盛氏宗谱》(北图);《江苏常州毗陵盛氏族谱十六卷》(历史所);《浙江馀杭闲林盛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北图辽宁图);《山东临沂盛氏族谱不分卷》(人民大学);《广东中山香山盛氏族谱一卷》(科图辽宁图);《广东中山南溪盛氏家谱》(北图科图)。

〔字辈〕清同治五年盛俊廷修《盛氏族谱》,广东香山(今中山)盛姓一支字辈谱为:“洪基隆永,守业维勤”。又民国4年盛虎德主修《盛氏族谱》,江苏武进盛氏一支字辈谱为:“大起思久,家修本立身,传经能敬守,万代自升恒”。山东淄邑西北盛氏一支字辈谱为:“聪堂守昌朝生德在思维文宗永修基业绍传家道以方正肇毓繁荣”。

〔迁徙〕洪洞大槐树移民莘县盛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莘县河店乡盛庄村;濮阳盛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文留镇盛庄村;叶县盛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叶县水寨村;大兴盛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三十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大兴县孙村;怀柔盛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二十九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居北京市怀柔县杨宋各庄村;阳谷盛氏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高庙王乡盛庄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