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
>
蓝姓资料

蓝姓资料

分类:
姓氏文化
来源:
洪洞大槐树移民史
2023/06/13 14:29
【摘要】

   系承芈氏,始祖为秦子向、蓝尹大夫,为我国当代第二百六十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蓝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西等地。

蓝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广韵》。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1、源自赢姓。据《竹书纪年》记载,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封邑在蓝田,即今陕西省蓝田县,其后裔遂以蓝为姓。2、源自芈姓。春秋后期,楚国有大夫因为担任蓝地县尹,蓝县故地在今湖北荆门县东,人称蓝尹大夫。楚平王听信佞臣费无极的谗言,杀了名将伍奢,伍奢的次子伍子胥逃到了吴国,率吴兵攻打楚国以报杀父之仇,一举攻克了楚国京都郢都。当时楚平王已死,楚昭王只带着妹妹和少数随从仓促出逃,一路上饥寒交迫,狼狈不堪,又被臼河阻隔,就在惊惶之时,忽见楚大夫蓝尹大夫乘船装着妻小逃难经过,楚王大喜,以为逃生有望。谁知蓝尹冷笑一声说:“亡国之君,怎能和我同舟?”说完掉过船头扬长而去。楚昭王无法,只好从陆路逃往随国,后来在秦军帮助下复国回到郢都,这时蓝尹来求见,提起蓝尹大夫患难时的无情,楚昭王要杀他,蓝却说:“大王信任佞臣造成失国之祸,大王不追究自己的大过而牢记我的小过,这样下去,楚国还有亡国之变。”一席话说得楚王猛省,恢复了蓝尹大夫职位。由于楚昭王有虚心改过的气度,楚国很快又富强起来,而蓝尹大夫因疾恶如仇受到后人的称赞,他本是楚国公族,因在蓝担任县尹所以人称蓝尹大夫。他的子孙遂以任地名蓝为姓。3、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粤述》记载,南巢、永顺、宜山所属有生瑶一种,甚为邻村之害皆姓蓝姓。源于畲族。浙江省兰溪的蓝氏族谱记载畲族的蓝氏来源于盘瓠的次子名叫蓝光辉,受封护国侯,居处汝南郡,为畲族蓝氏的始祖。有的畲族蓝姓族谱错记蓝光辉又名蓝昌奇。浙江省兰溪的《蓝氏族谱》记载盘瓠王为盘、蓝、雷三姓之祖,谥号"忠勇王",葬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

4、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郡望〗蓝姓的郡望主要有中山郡、东莞郡、汝南郡。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初年,设置中山郡,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十六国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南宋设置的香山县,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中山市。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建安初年,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改置为东莞郡,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始于唐朝。

汝南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设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相当于今河南省上部偏南、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堂号〗蓝姓的主要堂号有戒君堂。戒君堂:春秋时伍子胥攻破郢城,楚昭王逃,要登蓝尹的船渡河,蓝尹不让他登。后来昭王复国,蓝尹求见昭王,昭王大怒,要杀他。蓝尹说:“过去我不肯叫你上船,是警戒你;今天求见,是看您的作风改了吗?如果仍然不改,楚国就完啦!我的命有什么可惜的呢?”昭王听了,又重用了蓝尹。种玉堂:子向。战国时秦国人。梁惠王(即魏惠王)三年(即公元前367年),秦子向命为蓝君,蓝即陕西蓝田,蓝田位于秦岭之北,蓝水之东,以产美玉而名闻天下,子向之后以地为氏,称蓝姓,并尊子向为其始祖。

〖堂联〗蓝姓的堂联主要有:衡文望重(蓝奎);讨贼功高(蓝玉)。福州望重(蓝奎);泉郡名高(蓝田)。濠梁仙侣(蓝采和);浙派画家(蓝瑛)。

〖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蓝氏28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38例。蓝姓的历史名人汉代有蓝敏,著《重真记》一卷;唐代有逸士蓝采和;宋代有蓝继宗,南海人,任邕州观察使,又有学者蓝奎;明代有蓝瑛,钱塘人,画家,又有开国功臣蓝玉;清代有蓝涟,侯官人,诗人,又有云南农民起义军领袖蓝大顺,著名画家蓝洄。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蓝姓13829人,临汾市1287人,洪洞县52人。

〖供橱〗蓝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号供橱。

〖家谱〗蓝姓的家谱主要有:《辽宁本溪蓝氏族谱五卷》 (辽宁本溪市南甸满族镇北甸子村);《福建宁化蓝氏协忠公房谱》(台湾);《山东即墨蓝氏族谱》(河北大学);《山东即墨蓝氏家谱》(科图);《湖南蓝氏族谱不分卷》(广东中山图);《四川隆昌蓝氏族谱不分卷》〔四川图(存六册)〕。

〔家辈〕据民国残本《蓝氏族谱》,江办吴江蓝姓一支字辈谱为:“建广永阵,胜进达勇。”

迁徒先秦时期,蓝姓首先活动于山东地区,那里是蓝姓先民蓝夷的发源地,后向西迁移,经河北到山西,渡黄河分别进入陕西和河南。到春秋末,蓝姓分布于湖北。秦、汉时期,蓝姓的血液流动多样化,与南岭地区的苗瑶先民关系密切。到隋、唐时,蓝姓已经分布于南方各地,清初蓝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蓝姓大约有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河南、湖南,此三省蓝姓大约占了蓝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安徽、四川、浙江等省。广东为蓝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蓝姓总人口的26%。全国形成了广东、湖南、河南纵向连接的蓝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蓝姓大约有4万2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广西、江西,此三省蓝姓大约占蓝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山东、广东、湖北、湖南、四川、安徽等省。福建为蓝姓第一大省,约占蓝姓总人口的25%。宋、元、明期间,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东南和向南移动,全国形成了南岭、武夷山以南地区为蓝姓人口聚集地。

〖分布〗当代蓝姓的人口已达14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全国第一百二十一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蓝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这也反映了南方苗瑶蓝姓人群汉化的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西、福建、广东,三省区蓝姓大约占蓝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浙江、湖南、台湾、贵州、江西,这五省的蓝姓又集中了18%。广西居住了蓝姓总人口的43%,为蓝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国形成以广西为中心,向外散布的蓝姓人口分布持征。

   蓝姓在桂琼、广东西部、湘黔南部、云南东部、闽浙大部、江西东部,蓝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5%以上,最高可达2.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0%,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4%的蓝姓人群。在广东东部、福建南端、台湾北部、浙江北部、江西西部、上海、皖苏鄂渝南部、湖南大部、四川大部、云南中部,蓝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5%-0.45%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2%,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5%的蓝姓人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