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文化
丧葬
丧葬
丧葬文化是各地民俗文化的一个主要支派,其规矩、礼节、讲究、程序非常复杂,以下就一些主要环节略作介绍。
丧葬程序主要有:丧葬
1、停丧? 一般情况下,在死者临终前,子女们就要为其搽洗换装,停止呼吸时,要记住准确时间,为其闭眼合口,然后入殓。
入殓时,先将遗体放于“七星板”(一块能顺利放入棺中的木板,上凿七个小孔,由人有七窍而来)上,然后放入棺中。此后,要在死者口中放置一枚铜板(即清朝以前所用的通宝,称口含钱),还要用麻丝系住死者手脚(称脚麻手麻),在脸上盖一块薄绵纸(称盖脸纸)。最后,用柏树枝叶垫于棺材上沿,再压上棺盖。
2、报丧? 由孝子(亲人去世出殡期间,去世者的亲属统称“孝子”,帮忙办事的人通称“助丧”)直接通知主要亲戚。报丧时孝子见了长辈要下跪,已出嫁的闺女要回婆家向公婆叩头报丧。
3、设灵堂,献祭品,点长明灯,上香(从停丧到出殡不能断),孝子守灵。
4、封口? 一般在死后三天的由阴阳先生算定的时间进行,也有在出殡发丧前封口的。封口时要拿出口含钱,剪掉脚麻手麻,还要把死者上衣的衣襟剪下一块,称做“底财”,意思是死者给后人留下的财富。
5、送灯? 在出殡的前一天傍晚进行,由鼓乐响器一路演奏,一直到本村或就近的土地庙,由“孝子”们进行祭奠,意思是将长明灯送到土地庙,请土地爷、土地奶奶格外开恩,照顾自己已去世的亲属在黄泉路上一路走好。
6、烧吊墓幡 ?在出殡前一天晚十二点前后进行,用白丝绸或绵纸作成旗幡(有的用死者的衣服代替),带上纸钱、纸鸡(报时鸡)、纸梯(登天梯)、纸袋(干粮袋)等,在绕灵堂和死者居室后,送到通往墓地的十字路口全部烧掉。意思是为死者送买路钱,并为死者顺利登上天堂祭奠有关神灵。
7、发丧? 发丧时间由阴阳先生择定,一般是停丧五天至九天,也有更长的。在过去,发丧时有鼓乐的叫“出殡”,过程有祭奠(吊丧),起灵,绕街,下葬等,一般下葬在中午;没有鼓乐的叫“黑埋”,过程简单,祭奠后直接到墓地下葬,一般是大清早进行。
这个过程中,祭奠最为重要,主要是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所有孝子依次在灵前烧香、鞠躬、叩头,以孝子祭奠为主,叩头要三跪九叩,次序是血缘由远到近,年龄由小到大,前边的祭奠时,后边的一直跪着,当祭奠的人祭完转向跪着的孝子时,跪着的孝子要向祭者叩头谢恩。
过去的“通神点主”仪式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进行。
按规矩,如果死者的父母去世后没有出殡,则现在的死者出殡时一定要再把死者父母的神主或遗像抬上,一并出殡,否则就让死者有“欺上”之罪,到了阴间不敢见父母。
8、烧七? 从去世当日算起,每个第七日都要祭奠,并烧一些祭品。之后,还有烧百日、上新坟、烧三周年、九周年等。
主要礼节:
1、着服? 就是穿孝服,传统规矩,五服以内的晚辈都是孝子,其中子女为“斩衰”(粗麻布孝服,腰带不逢边)孝子,死者同父母兄弟的子女为“齐衰”(粗麻布孝服,腰带逢边)孝子,死者同爷奶兄弟的子女为“大功”(细麻布孝服,腰带不逢边)孝子,死者同曾祖兄弟的子女为“小功”(细麻布孝服,腰带逢边)孝子,死者同高祖兄弟的子女为“缌麻”(细棉布孝服)孝子;其他亲属比照上述血缘关系远近而“着服”。男孝服为大襟长衫,女孝服为大襟短衫,基本是明清传统孝服样式;此外,头上还要缠孝布或戴孝帽。所有女婿应同样“着服”,有的地方为区别女婿和儿子,在女婿的孝帽上贴一个红色的纸鸡。
2、孝期 ?传统的规定,“斩衰”孝期为三年,实期为二十七个月,“齐衰” 孝期为二年,实期为十八个月,“大功” 孝期为一年,实期为九个月,“小功” 孝期为半年,实期为五个月,“缌麻” 孝期为三个月。孝期内,不得剃头剃须,不得娱乐喜庆,不得考取功名,不得脱掉孝服。现在,已经没有人守孝期了,孝服也被一些胸牌、臂章代替了。
3、贴对联? 停丧期间,院门房门均贴白色对联,出殡后第一个春节不贴对联,第二个春节贴黄色或绿色对联,第三年才能开始贴红对联。以上大多是旧时木棺土葬的规矩,此外,富家出殡,极尽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