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7,  sxhtdh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53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底部二维码

                

 

 

 

 

 

 

 

底部联系

电话
4000357118

传 真
0357-6658081

邮 箱
dhsbgs@163.com

地 址
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老家文化

田(tián)姓

分类:
姓氏介绍
来源:
2018/01/31 14:22
【摘要】
系承妫满,始祖为田完。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五十八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田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田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女为姓。据《新唐书

系承妫满,始祖为田完。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五十八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田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田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女为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史记·田完世家》、《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相传舜王当天子之前,尧王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她,让他们在妫氵内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氵内河一带的就以妫为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追封前代圣人的后裔,找到了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代裔孙妫满。武王便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侯,建都宛丘,让他奉守帝舜的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陈桓公死后,其弟佗杀死太子免自立为厉公。陈厉公的儿子完因为躲避御寇之乱,逃到齐国,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并将齐国境内的田地封给陈完作为食邑。陈完不愿以原来的国名为氏,遂以采地为氏,称田氏。至田完的五世孙田桓子(陈元宇)被封为齐国大夫。晏孺子时,田厘子(田乞)杀死晏孺子拥立齐悼公,接着又杀之,再立齐简公。传至陈完的第八代子孙田常,公元前481年杀死简公,拥立齐平公,自任相国,独揽齐国的政事。田常的孙子田和当政后,干脆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承认田和为齐侯,传至齐威王,为战国七雄之一。前221年为秦国所灭。是为山东田姓。②源自黄姓。据《明史》记载,明朝初年辅佐建文帝的黄子澄,因削诸藩之权,而引起了靖难之祸,京师被明成祖攻破后,黄子澄不屈而死,他的儿子为避祸逃至湖北咸宁一带,改名换姓为田。是为湖北田姓。以上可知、源自虞帝舜的后裔有姚、虞、胡、陈、田五氏,五姓同出一源,故历史上有“妫氵内五姓”之并称。

〔郡望〕田姓的郡望主要有北平郡、雁门郡、京兆郡、平凉郡、太原郡、河南郡、天水郡等。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秦及西汉治所在善无(今山西省左玉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省河曲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以南一带地区。

〔堂号〕田氏的堂号为北平、雁门、紫荆、贫骄等。贫骄堂:战国时侯田子方做魏文侯的老师,一次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子急忙下车拜见子方,子方不还礼。太子问道:“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答道:“只有贫贱的人才能骄傲!诸侯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骄傲,就要失掉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说话当官的也不听,就到别的国家去,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富贵人怎么能和他一样呢?”

〔堂联〕田姓的堂联有:孟尝好士(田文);穰苴知兵(田穰苴)。封安平君(田单);号车丞相(田千秋)。挽歌嵩里(田横);荫茂荆庭(田真)。民歌父母(田仁会);众号神君(田况)。家推易学(田何);世颂兵符(田穰苴)。辛妾尝工尺牍(田田);田母曾梦伏波(田佐恭)。九十韶光方换信;三千上客共嬉春(田文)。即墨创伟迹(田单);海岛留芳名(田横)。风来无啸阮;波动可琴嵇(田

游岩诗联句)。凭栏霄月近;倚仗海云回(田汝成题湖南高峰联)。义方号魁首(田四千);清廉称第一(田应扬)。一绝光华夏(田抱玉);三过警帝京(田差)。口传心授得真谛;十雨五风庆有年(口、十合为田)。兄弟翕和,祥见庭前荆树;山林隐逸,佳在眼底烟霞(田真)。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田氏28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田氏178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242例。田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齐国有田完,字敬仲;战国时齐国有田饶,为齐国相宗卫门尉,又有四君子之一田文,即孟尝君;汉代丞相田虫分,经学家田何,又有田广明,郑人,河南都尉;唐代宰相田承嗣、田兴;宋代经学家田敏;清代书法家田锡田。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田姓222145人,临汾市20497人,洪洞县3832人。

〔供橱〕田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一号供橱。

〔家谱〕田姓的家谱有:《全国田氏族谱十七卷》(河北大学);《全国田姓族谱一卷》(湖北来凤县志办公室);《河北秦皇岛临榆田氏家谱六卷首一卷谱余五卷》(北京图书馆);《山西五台田氏家谱一卷》(山西五台县档案馆);《江苏溧水田氏宗谱十三卷》(江苏溧水县群力乡爱民田家边村);《江苏扬州田氏宗谱二十四卷》(四川图书馆);《浙江萧山道源田氏宗谱六卷》(浙江图书馆);《浙江萧山欢潭田氏宗谱四十八卷》(南开大学浙江萧山县欢潭乡欢联村(缺卷1));《浙江萧山田氏宗谱不分卷》(辽宁图书馆);《邯郸田氏族谱》(邯郸市新华后街田润江)。

〔字辈〕清咸丰十年田裕益纂《田氏重修族谱》,湖南湘潭田姓一支字辈谱为:“光裕成宗德,诗书启俊贤,艹文彰华上国,科甲世常传。”“文章”二字原谱特意加艹头及彡旁。

〔迁徙〕田氏最初发祥地在山东省境。而且从一开始就称著于世,其地位也非常显赫。自秦吞并齐国以后,田姓最初开始向西、北之地迁播。汉初,田氏贵族,曾先后裂地称王,但不久均被灭掉。为了进一步清除各地反叛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采纳娄敬之建议,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田氏贵族也就不得不迁入此地。后成为“京兆”一带望族。再后,田氏族人又有迁徙至北平,故以“北平”为堂号,并成为当地一大望族。唐代宗时,世传至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其后子孙遂以封地为其堂号。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这段时间里,田姓的郡望又有信都、范阳、颍川、汝阴、并州、易州、汾州、兖州等地。可见,汉至隋唐之际,田姓已基本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宋时,田氏南迁繁衍于今福建、广东等地。据有关资料记载,田希圣为田氏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4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2传至滋茅,徙居福建长汀;芝英迁广东兴宁。田滋茅子松岗,于宋末迁广东海阳,后徙大埔,为大埔开基始祖。传至田文长,兄弟5人俱移广东程乡,文长次子法聪、三子法盛移居广东惠来。明、清之际,田姓便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总之,从历史上看,田姓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洪洞大槐树移民邯郸田氏一支始祖讳盛,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自前明永乐年间迁入邯郸县城东社八甲,迄今已传十九世;邯郸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邯郸市南庄村;滕县田氏一支始祖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滕县南石乡南石村;濮阳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前田丈村;濮阳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末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城关镇铁炉村;濮阳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城关镇田文村、濮阳市区胡村乡北店当;濮阳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新习乡丁寨乡;濮阳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文留镇田庄村;濮阳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渠村乡田王庄村;郓县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郓县李集乡田河涯村;枣庄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枣庄县南石村;虞城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虞城县田庙村;莘县田氏一支始祖讳千、讳万兄弟二人,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魏庄乡田马固村;莘县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城关镇花园村;黄骅田氏一支始祖同李、王三姓,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滕庄子乡岭庄村;黄骅田氏一支始祖同赵、张三姓,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齐家务乡寨里村;新城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新城县李家营村;无极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县碾子村迁居无极县户村;郊区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天津市郊区朱唐庄村;怀柔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怀柔县碾子村;荣城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荣城市崖头镇;临颖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临颖古田村;任丘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北任丘;新河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姬家圈村、北张化庄村;临洮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临洮县北乡;大城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大城县平舒镇田庄村;阳谷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张秋镇田堤口村;阳谷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七级镇东田庄村、田楼村;阳谷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西湖乡田王楼村;阳谷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田庄村;内黄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内黄县六村乡前化村。

上一篇:
下一篇: